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4A级风景区名录旅游

中国4A级风景区名录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瞄新村和郑家湖村,重点保护区40平方公里,规划保护展示区约2.3平方公里。其内含有多座层台建筑夯土基址,是迄今发现的东周时期建造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建筑形式最独特、保存最完好的楚国王家宫囿宫殿遗址。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位于潜江龙湾,距宜昌—黄石高速公路“后湖入口处”仅8公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东周楚文化遗址群,其中放鹰台1号基址,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园占地56.8公顷,将于“十一五”期间分五年建成。龙湾遗址展示园将以楚文化史迹为主线,在做好考古发掘…[详细]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盐池附近,总面积10471公顷,核心区面积29.9公顷。已建成的有恐龙科普馆、恐龙化石埋藏馆、矿物晶体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等。公园于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9年8月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集遗址保护、科普教育、旅游参观为一体的综合展馆。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详细]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哈素海)
  哈素海是黄河变迁而遗留的牛轭湖,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过去曾称陶思浩西海子,俗称后泊儿。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它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内,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湖面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凌空起飞时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图景。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哈素海)位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西部,地处呼包鄂“金三角”腹地,东距呼和浩特市区60公里,西距包头市80公里,呼包高速、110国道、京包铁路横贯东西。哈素海与大青山之间的广…[详细]
昭君博物院
  昭君博物院地处呼和浩特市南郊,是由王昭君墓及其一系列纪念建筑设施组成,占地面积205亩,是国家4A级景区。王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文献记载亦称“青冢”,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据考证,它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高达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象征民族团结、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丰碑。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形势下,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了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详细]
五当召
  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第一世-罗布桑加拉错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称其名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占地300多亩,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五当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东北约45公里…[详细]
须弥山石窟
  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其中北周造像最为精美,隋代的造像风格淳朴,唐代造像面形丰满,表情安详,了解石窟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各沟之间都已架梯搭桥,以方便游览。须弥山石窟为佛教石窟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详细]
天水伏羲庙
  伏羲庙,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华夏祭祖圣地国家4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祭祖、旅游观光。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民间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公历七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活动,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仪式已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详细]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及造像活动,在西晋时便已开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内地及西域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详细]
关山草原
  关山草原位于陕西省陇县西南部,东距宝鸡市130公里,距西安市300公里,西距甘肃天水市120公里,游览面积34平方公里,使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高山草甸为主体的旅游风景区。景区荟萃山峦、槽谷、森林、草原、河流、天象和气候等自然景观,类似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可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媲美。这里气候湿润,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是消暑度假、旅游观光和摄影创作的绝佳胜地。关山草原地处关山山脉南端,地势南高北低,山地海拔多在2200米左右,主峰海拔2466米。关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平原的西北门户和屏障,古道横穿,关隘重重,兵家必争,政客巡幸,商贾往来,富有浓烈的边关文化。秦人先祖在此牧马蕃息,含糖骏马在此雄起…[详细]
大雁塔
  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坐落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的脚下,是国家AAAAA级景区,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的北大门。自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盛妆开放以来,景区平均每日接待各地游客数以万计,成为游客的乐土、市民的家园、城市的窗口、文化的盛地,被誉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为西安、陕西的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品牌效应。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详细]
小雁塔(荐福寺)
  小雁塔位于友谊西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创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献福寺,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称大荐福寺。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代明昌三年铸造的大铁钟,高3.5米,口径2.5米,周长7.6米,重10吨。钟声清脆锐耳,10里之外都能听的清楚。塔影秀丽,钟声宏亮,这就是称作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小雁塔为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塔底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11.56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底层…[详细]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1953年春发现,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持续4年时间的发掘,从中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半坡博物馆现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为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陈列主要展…[详细]
骊山风景名胜区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离西安市区30公里,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详细]
雷峰塔
  雷峰夕照景区为4A级景区。雷峰新塔,创造性地对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适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尽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风格和功能,在五代吴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对古塔遗址实行切实、永久保护为基础,充分利用古塔遗址真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托新塔景观。同时,又借助新塔引人瞩目的身姿和供人登临游赏的魅力,彰显古塔遗址负载的1000多年的人文积淀,满足人们对千年胜迹集体记忆的认同心理需求和对千年往事旧梦重温的游赏心理需求。而且,也为重现由来已久的西湖山水名胜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处、又统领全局形胜的景观建筑精品。雷峰夕照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详细]
松花湖
  松花湖在吉林市的西南,距市中心15公里。是拦截松花江水建设丰满水电站,叠坝成湖形成的。它水域辽阔,湖叉繁多,状如蛟龙。湖形呈狭长形,如坐飞机俯瞰,松花湖像一串闪光的珍珠。这串“珍珠”长200公里,最宽的地方10公里,最深处是75米。湖区面积50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08亿立方米。1988年松花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风景区。面积达700平方公里。松花湖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松花湖风景区的主体是水、林、山。松花湖的美,美在水旷:百里湖区碧波荡漾,白帆点点宽处洇波浩淼,万顷一碧;窄处两面巨石,倒影如黑。周围山环水绕,因而多数时候湖面风平…[详细]
天桂山
  天桂山,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90公里处的平山县境内,总面积60平方公里,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2001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景区,2002年5月,又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桂山景区,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个小景区。这里峰险、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云雾缭绕。山上古建原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又称“北武当”。天桂山是太行山的名峰,素以山势奇险,风景秀丽著称。在元、明时期,因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固,被称为“三门寨”,曾在其上设立垛口,驻兵守护。其山脉…[详细]
鹿角湾
    春天的鹿角湾,草长莺飞,荒芜了一个冬季的山坡和树枝上增添了淡淡的一层新绿。你会意外地发现,原来漫天飞舞的雪花在青翠的山谷里飘扬起来,可以这么美。倾刻间,新疆一年之中最柔媚的风景展现在眼前,真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鹿角湾,位于新疆沙湾县,距县城92km,有天山公路通过,交通便利,是天山北麓最好的草场之一,处于哈比尕山的低谷丘陵地带,东至大南沟,西到巴音沟,南依山高坡陡的哈比尕山,北界为博尔通古乡政府,地表起伏平缓,草原一望无际,纵横50平方公里。鹿角湾一带曾是天山马鹿繁衍生息之地,成群的马鹿每年要蜕落一次角壳,在山涧、水边遗留下大量的鹿角壳,鹿角湾因此得名。  鹿角湾冬…[详细]
徽园
  徽园是1999年为欢庆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而建设的大型安徽纪念园。徽园位于合肥市区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内,东邻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明珠广场、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具有欧洲风情特点的欧风街,西傍合肥大学城,并与省少儿活动中心隔街相望。徽园占地面积300余亩。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是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架,“长江”、“淮河”横贯其间。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以徽派建筑皖南水口园林为主要思路,中部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的世纪桥和世纪广场,全省17个城市在相应的区位均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隔益彰。园区内“黄山秀色,巢湖帆影,李白吟月,九华佛…[详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山(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处,距海拉尔城区北部3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呼伦贝尔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总面积110公顷,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而成,是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一体的军事主题红色旅游景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面建有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厅、九个部分)、主题广场、地面战争遗迹、模拟战争场景、游客服务设施等内容;地下工事遗迹,复原了日军司令部、士兵宿舍、卫生室、通讯室等,园区建设风貌恢宏大气、深沉凝重。这里离通过大量文字、图片、实物展出和高科技含量的布展手…[详细]
天门山
  天门山,是张家界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海拔1518.6米,巍然耸立于张家界市区边沿,距市区仅8公里,宛然张家界的天然画屏,成为张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长久以来,天门山不仅以其神奇独特的地质外貌、秀美无比的自然风景令人瞩目,更因其深远博大的文化内涵、异彩纷呈的人文胜迹闻名遐迩,被尊为张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天门山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特别是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几公里之内高差达到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以其山势高绝如梁山嵩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