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馆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纪念馆篇

平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平阳县系革命老根据地,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1926年冬至1927年春,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王国桢、张培农会同叶廷鹏、林珍、吴信直等人,以江南(今苍南县)为中心开展农民运动;1928年2月,成立中共平阳县委。1930年5月,农民赤卫队配合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县城。1935年9月,红军挺进师进入浙南后,首先开辟了瑞平泰根据地。抗战爆发后,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移驻平阳,并于次年春,在山门举办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1939年5月,中共浙江省临时省委在玉青岩成立;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冠尖和马头岗召开。在各个历史时期,平阳牺牲的烈士共有1000多位。 平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县城坡南凤山…[详细]
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忠烈祠)
  潮汕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汕头市金平区中山公园内。在馆中,展示着不少抗战时期的珍贵藏品,其中包括被掳劳工证件、抗战期间潮汕籍空军资料、日方在侵华期间发行的多期画报、潮汕地区出水日军、潮汕民间抗日所用的--等武器、军方及日军物资一批、华侨抗日爱国侨批一批,甚至笔录的亲闻日寇侵略罪行、官家小姐参加救护队所留的战地赠言本等藏品,已经超过350件,这些藏品均来自民间收藏家及相关慈善机构捐赠。1939年6月,日军华南沿岸,发动了攻占潮汕的命令,在6月21日端午节当天出动飞机44架次,对汕头地区进行大肆轰炸。“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霎时间,烽火连天,家园被毁,满目疮痍,尸殍枕藉。“母亲叫儿打东洋,…[详细]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
  闽中革命史纪念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西路565号。闽中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闽中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闽中游击区被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5块独立游击区之一,从而确定了闽中革命在全国革命根据地中的地位和作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建于1998年,为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2000年4月,该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革命史布展工作,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围绕闽中革命史实,设有前言大厅、五四运动馆、建立苏维埃馆、三年游击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6个展室和1个放映厅。这些展室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配以闽中人民不同革命时期斗争的文物、资料、…[详细]
兴国革命烈士纪念馆
  国革命烈士纪念馆,正中大厅为灵堂,四周共有5个陈列室,展现了历次革命战斗、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121名烈士的照片、遗物、塑像及传记等。 走进门厅首先看到的是四个大字“浩气长存”。在纪念碑的左右两边的玻璃柜中摆放着兴国烈士的英名录。第一展厅,陈列着兴国54名将军中两位上将的雕像,他们分别是肖华、陈奇涵。第二展厅展出的是1930年12月——1934年10月这段时期苏区军民历次反“围巢”示意图及当时兴国模范师长谢远松、少共省委书记钟效培等9位革命烈士塑像。第三展厅也是整个馆的中心部分,展现的是革命最艰难、最动荡年代的战斗英雄们,肖像有刘昌思、刘启耀、徐达志、谢昌宝等先烈,…[详细]
北京时传祥纪念馆
  时传祥是北京环卫战线的一名普通掏粪工人,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精神,在平凡的环卫岗位上无私奉献了一生,为首都的环卫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向人们生动的诠释了劳动的光荣和生命的价值,为后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是东城的骄傲,首都的自豪,全国人民永远学习的榜样。时传祥纪念馆于2009年10月26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近800平方米,利用龙潭公园腾龙阁院落改造而成,馆内布展采用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制作。纪念馆由事迹展览长廊、2个实物展室、LED显示屏、幻影成像展区和影视资料放映厅六个部分组成。从“苦难的身世不屈的性…[详细]
冯如纪念馆
  冯如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恩平市区北部鳌峰山顶。建于1985年。2000年4月被命名为首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有馆舍1栋,馆舍为现代建筑,馆舍前壁高8.4米,后壁高6.9米,成斜面平顶形,建筑面积303平方米。馆内陈列冯如航空史料及有关图片。馆舍前有面积500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1.95米的冯如全身铜像,并陈列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送的歼五型退役战斗机一架。冯如(1883-1912)原名九如,号鼎三,祖籍广东恩平,旅美华侨,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受美国莱特兄弟飞行成功的影响,冯如在侨胞的资助下,决心…[详细]
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区清凉山南麓,由中宣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修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馆的外形呈窑洞形,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馆内陈列分五个单元,在四个展厅进行展出。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献和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陈列大量运用场景复原、影像合成等展示,并配合以声、光、电等现代化高科技展示手段,生动地再现了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业绩。背景资料——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清凉山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中央党报委员会…[详细]
南京文心雕龙纪念馆
  南京文心雕龙纪念馆 南京文心雕龙纪念馆设于南京钟山南麓的定林山庄内,纪念馆分前、中、后三个展厅。南京建成《文心雕龙》纪念馆旅游景点,填补了六朝古都的这一历史空白,实现了海内外《文心雕龙》研究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的愿望。纪念馆不仅展出了近年来在钟山南麓出土的反映六朝时代文化面貌的瓷器、铜器、砖瓦、陶俑、石刻等各类文物,而且还向观众披露了南朝钟山定林寺遗址的考古发现。 六朝时期的齐、梁时代,著名学者刘勰在首都建康(今南京)东郊的钟山定林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学百科全书”《文心雕龙》,这部影响深远的巨著发展到今天,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专门的学科“文心学”,又称“龙学”。《文心雕龙》目前已有韩、日、英、意、…[详细]
陈纳德与飞虎队纪念馆(芷江县飞虎队纪念馆)
  芷江县飞虎队纪念馆座落于芷江机场东边,距芷江县城2公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纪念馆主要由抗战时期的中美空军指挥塔旧址、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飞虎队纪念馆组成。飞虎队纪念馆外形是一座两架飞机型的环形建筑。 馆内分为“陈纳德初来芷江”、“美国志愿航空队”、“美国陆军第十航空队驻华特遣队”、“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生死与共抗击日寇”、“和平友谊明天”、“中国籍飞虎队员陈列室”等展区,展区有大量飞虎队曾经使用过的战斗、生活用品。馆内陈列手法先进,真实的再现了当年日机轰炸芷江及飞虎队员英勇抗击日寇的辉煌战绩。中美空军指挥塔旧址建于1938年10月…[详细]
方便面发明纪念馆
  方便面发明纪念馆是一间关于方便面的博物馆,位于日本大阪池田市。博物馆于1999年开幕,以用作表扬日清创办人及方便面发明人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博物馆于2004年翻新,2008年,即安藤百福逝世后一年,为纪录安藤百福,博物馆内设置了一尊高约3.5米、手持“鸡汤拉面”的安藤百福青铜像。方便面发明纪念馆内设有模型、展板、实物等介绍世界不同方便面和杯面的发展史,展示了自1958年以来各款日清方便面产品,其中不少现在已不再生产。博物馆墙上除了挂着大批即食面,还有安藤百福的大幅照片。博物馆中值得一看的是安藤当年发明方便面的木屋,重搭的木屋内摆设与当年一模一样。此外,巨型杯面内部构造模型、…[详细]
郭守敬纪念馆
  目的地介绍郭守敬纪念馆在西海北沿汇通祠内,为社科类专题人物纪念馆,1988年10月建成开馆。汇通祠始建于元代,最初名镇水观音庵,郭守敬曾长期在此主持全国水系的水利建设设计,乾隆年间重修,改名汇通祠。1986年复建。建筑造型得体,格调素雅,步入园中,小径蜿蜒,假山叠石,错落有致,登高放眼,可见清水悠悠,小桥卧波,林荫掩映。纪念馆分三个展厅,游人展示了我国元代天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的生平功绩。郭守敬曾制定《授时历》,精确推断以365.3425天为一年,并主持制造过简仪、仰仪、高表等十多种天文仪器。这些成果都比欧洲早300年。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水利方面,从“郭守敬与大都水利”展览中可窥见一斑。他一生…[详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韶山村引凤山麓。纪念馆于1964年5月10日动工,8月20日竣工,10月1日对外开放。馆名初为“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馆牌由郭沫若书写。初辟4个陈列室,展出毛泽东青少年时代至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文物和相关史料。1965年,增辟3个陈列室,展出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1965年间革命活动的事物和史料。1969年扩建,建筑面积由2700多平方米增加到3185平方米,陈列室扩充到9个。1982年11月,经中共中央同意更名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次年4月2日由邓小平题写馆名。1993年和200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生100周年和110周年,先后两次作了重大修改。…[详细]
澳洲战争纪念馆
  澳洲战争纪念馆创立于1941年,位于澳洲首都特区堪培拉,是为了纪念澳大利亚参加各个战争阵亡的战士而建立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纪念馆之一。澳洲战争纪念馆是一个融合欧式建筑和现代建筑为一体的青灰色的圆顶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纪念区、展览区和研究中心。馆内陈列着在上世纪澳大利亚参与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和维和行动中的武器装备400多万件,舰艇、飞机、大炮、坦克、枪弹、战地图片、战地画作、战场模型等实物一一呈现眼前,除了文字说明外,都附有相应的历史照片以及珍贵的实物。此外,还有专门的放映厅,定时放映欧洲战役和太平洋战役等片段。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在把战争血与火的残酷现实展示于世人面前的同时,不仅向人们发出…[详细]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1966年3月在兰考东关机械厂建立临时展览馆,1966年6月临时展馆迁至兰考议价公司,1984年5月14日在焦裕禄纪念园建立焦裕禄同志纪念馆,1994年5月14日在焦裕禄墓西侧新建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纪念馆为现代化新式建筑,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馆正面三层,大门正上方镶嵌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为江*民同志亲笔题写。馆内分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等主要组成部分。序厅正面立焦裕禄半身铜像一尊。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为五个部分:“神州赤子”、“临危受命”、“执政为民”、“干部楷模”、“今日兰考”。计版面、照片300余幅,遗物90余件,生动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详细]
肋巴佛革命纪念馆
  肋巴佛革命纪念馆位于和政县松鸣镇。纪念馆展厅面积650平方米,布展面积500平方米。肋巴佛(1916-1947),亦名怀来仓•金巴坚嘉木措,松鸣岩寺第十八世--,甘南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1916年出生,1922年他被认定为和政松鸣岩寺第十七世肋巴佛的“转世灵童”,被接到松鸣岩寺坐床。之后,肋巴佛去卓尼县水磨川寺学经。1940年,肋巴佛在卓尼组织“草登草哇”(七部落济民性质的组织),带领群众抗粮抗捐,开展--斗争。1943年3月27日,肋巴佛率领藏、汉僧俗群众3000余人,在临潭县冶力关起义,自任总司令。29日夜攻克临潭县城,击毙国*党临潭县长和县党部书记长,释放囚犯,开仓济贫。4月…[详细]
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
  江阴市渡江战役纪念馆座落在江阴市革命烈士陵园内,地处风景秀美的黄山脚下,依傍山势,座北朝南。始建于1994年4月,建成开馆于1997年4月,占地36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这是一座融合古今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群,庄重古朴,气势雄伟而肃穆,远远望去就象一艘扬帆远征,正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渡江战船,令人浮想联翩,展馆紧扣渡江这个主题,以准备渡江,迎接曙光,策反要塞、雄师过江、追歼穷寇、古城新生这6个部分的内容,反映了整个波澜壮阔的渡江战斗,突出了江阴渡江战役“以最小的牺牲,获得最大胜利”的特点。走进革命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鲜花和绿…[详细]
星光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
  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星光村。1992年9月3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沈氏宗祠位居街中心,周围有保佑观,曲辕坊,瑞光楼,常乐寺等历史遗迹。宗祠黑墙青瓦,乌漆台门。大门朝西,门楼瓦脊呈元宝形而微翘,两头刻有吉祥图纹。黑边白墙嵌立体篆书“沈氏宗祠”。宗祠原有头门、中厅、大厅,通进深28.4米,宽12.90米。现头门、中厅已圯。其地面由石块、石板、错逢平铺成或改为绿地。仅存的大厅为三开间硬山造,通进深9.30米,中间为抬梁结构,共有立柱18根。中间前2根立柱柱脚为青石制莲花状,其他均为一般形状。大厅屋脊突兀,中间立砖雕一“福”字及图案。墙檐高翘,檐头镌有万年青,太阳花等纹饰。…[详细]
马致远纪念馆
  马致远纪念馆座落于铁佛寺院内西南角,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民进中央、国家民委及部分专家、学者亲临现场。纪念馆采取南北结合的造园手法,以南方园林布局和北方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正厅为三进三开悬山式垂花大厅,一大两小,明柱明间两进廊厦…[详细]
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马丁路德出生在一个从中世纪向现代化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动荡不安,人们越来越怀疑已有的世界观,同时,人们又对世界充满了新的虔诚。无论在艺术方面,还是在科学方面,人文主义者和文艺复兴者都把教会的墨守成规抛在一边。建立的大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维腾贝格大学,它是萨克森州诸侯弗雷德里克•特•维斯于1502年在所居住的城镇创办的,这所大学很快发展为德国最著名的几所大学之一。萨克森-安哈尔特(Saxony-Anhalt)的这些纪念馆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其信徒米郎克孙(Melanchthon)的生活经历相关。纪念馆包括米郎克孙在维腾贝格(Wit…[详细]
张苍水纪念馆(张苍水故居)
  张苍水故居,位于宁波海曙区苍水街,2005年归入杭州张煌言墓,被浙江省人民0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张苍水(1620-1664年),名煌言,字玄箸,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能文章,善骑射,好论兵事,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l645年)清兵南下攻陷南京后,他同浙东义士钱肃乐、董志宁等一起组成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在府城隍庙起义抗清,他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后,与郑成功军配合,协同作战,辗转于苏皖浙闽一带。1658年,他的部队溯长江而上,连续攻取四府三州二十三县,后遭清军重兵攻击,部队溃败,不久再招旧部,继续南征北战,抗击清军。康熙三年(l…[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