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宗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宗祠篇

正和谌氏宗祠
  正和谌氏宗祠年代为元朝至正十四年(1354年),位于全南县陂头镇正和村塞下村小组。2018年12月4日,正和谌氏宗祠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面外墙向外延伸5米至山,南面院门外墙向外延伸10米,西面外墙向外延伸6.2米至民房,东面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西面与保护范围重叠,东、南、北三个面保护范围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高度8米。…[详细]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重建于清同治年间。该祠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前进门厅为五凤楼式,檐下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楼台亭阁等图案,雕饰精美;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忠、孝、节、义4个黑漆大字;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有青石浮雕栏板7块,石狮子望柱8根。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详细]
上溪陈大宗祠
  上溪陈大宗祠位于义乌市上溪镇云门村前宅1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97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1997.08.11义政[1997]115号。文物价值: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族宗祠。保护范围:陈大宗祠整体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南前檐向外延伸15米至田,西边墙向外延伸3米至路,东边墙至镇西北路,北后墙延伸7.5米至陈子和户前檐墙。…[详细]
敖宗祠
  敖宗祠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黄石头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约384平方米,二进一天井院式布局。前厅、后堂(仅存基址)均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前厅大门有贴面式砖砌门楼,四柱三间。天井青石板铺成,四周有排水设施。该宗祠的嵴饰及半圆形山墙,很有地方特点,正立面装饰使用了大量的青花瓷镶贴及浮雕艺术,都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该宗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蒲坂戴氏宗祠
  蒲坂戴氏宗祠位于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前戴自然村。明成化十八年(1482)戴敬斋创建。祠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坐北向南,为单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该建筑保持明代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是研究莆田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蒲坂郑氏宗祠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树陂蒋氏宗祠
  杨树陂蒋氏宗祠位于壶天镇山坪村,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为湖南境内清代典型宗祠代表建筑。整个建筑现存的38根圆柱,均为洋灰抹面,柱顶均用木构件制成的似西洋风格的构件装饰,墙上有1946年绘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祠堂现存建筑保护较好,且有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相结合的风貌,是研究中西建筑风格的实物资料。2019年,杨树陂蒋氏宗祠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
  屏山二村黄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区石壁街道屏山二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相邻东侧建筑边线,北至旧墙基北侧相邻建筑边线,南从建筑边线外延5米,西至玉树大街现状路西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15米至南北向江夏云翟大街一线,北至得泉里一线,南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西至得泉里六巷一线。…[详细]
官洲村陈氏大宗祠
  官洲村陈氏大宗祠位于黄埔区官洲村居。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由外街8号东北、西南从宗祠建筑外缘外延5米,西北从宗祠建筑外缘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及居由外街北边线,东南至宗祠前现状水塘北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北、西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东南至宗祠前池塘外规划路西北边线,西南从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详细]
乐从何氏大宗祠
  明顺德何氏大宗祠位于顺德市乐从镇。是何姓厚本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面阔三间,深三进,面积600平方米。头门是歇山式,莲花斗栱,四柱、底梁、华板所用石料均为砺石,木横梁雕瑞兽、花草,华板饰龙、马、麒麟浮雕,具有晚明雕刻特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91年顺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嵊州马氏宗祠
  马氏宗祠位于浙江省嵊州市显潭乡举坑村。是一处晚清时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坐东朝西。合式,依次为门厅、戏台、正厅。戏台两侧有厢楼。正厅五开间,面宽21.60米。门厅、正厅、檐廊船篷轩,花篮式悬柱,檐枋、牛腿雕刻精致。戏台单檐歇山顶,藻井以24组斗拱分十层螺旋式收缩至顶,四周配以木雕图案。为嵊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详细]
湖里胡氏宗祠
  湖里胡氏宗祠坐落在临溪镇湖里村中央,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祖祠,它占地面积815平方米。三进五开间,门楼为飞檐翘角,歇山顶法式。中进前檐悬挂“胡氏家庙”匾额一块,后进前檐有石雕栏板八组,略有残损,雕刻内容各不相同,为清代中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木结构糟朽严重,许多部位已坍毁,急待维修保护。2000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详细]
牛山孙氏宗祠
  牛山孙氏宗祠坐落于周营镇牛山村。孙氏祖永乐年间自山西平阳地区迁至此地近500年。牛山孙氏宗祠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初为草堂。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第一次创修族谱时重修为庙,清道光为二十三年(1843年)四修族谱后新建规模祠堂。1990年、2005年孙氏族集资翻修。是鲁南乃到苏北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明末清初建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教简氏大宗祠
  长教简氏大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坎下村简介:明宣德六年(1431)始建,清至民国多次重修。坐北向南,两进带两厢,悬山顶,主体建筑前辟泮池祠埕,后设龟背形抄手,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石作构件和梁架斗拱,雕刻精美。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长教简氏大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宜章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地址:迎春镇碕石村时代:1928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级别:省级概况:彭氏宗祠面积为298平方米,1928年1月19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由宜章县城到此,驻扎在彭氏宗祠里,配合发动碕石暴-动,朱德并在此发表了“五支梭标可抵一支枪”的演说。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申报国保已通过专家评审,待公布)…[详细]
榜上章氏宗祠
  榜上章氏宗祠位于贵池区里山街道办事处晓岭村三友、团结、三荣村民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墙基为基础,分别向东、西、南、北外延至0.8米、5米、1米与0.8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宗祠墙基为基础,分别向东、西、南、北外延至1米、28米、1.5米与1米范围内。…[详细]
黄坦坑陆氏宗祠
  陆氏宗祠位于文成县东龙乡黄坦坑村门前山西麓(因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淹没此处,现搬迁至黄坦镇塘底垟村)。建于道光五年(1825),坐东朝西,系五间木构合院式建筑。正厅面阔20.5米,进深9.75米。石砌条阶石压面普通台基,圆柱抬梁式构架,硬山顶屋面。前建戏台,平面呈方形,深阔皆4.7米,四柱歇山式。施五环八角藻井,环内彩绘戏文图案。左右有厢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详细]
下桥钱氏宗祠
  下桥钱氏宗祠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下桥社区,年代为明清。东莞东城下桥村,面积约为3.82平方公里,是东莞境内唯一的一个由钱姓人口组成的村,现有钱姓族人2600余人。村中有一座古老的钱氏宗祠,宗祠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勋封吴越旧家本在钱塘,官守惠阳近派始分东莞”,显示该村钱氏源自浙江钱塘。2019年4月19日,下桥钱氏宗祠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漆氏宗祠
  漆氏宗祠位于团风县贾庙乡汤漆村漆家大湾。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同治五年(1866)重修。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宗祠、续谱堂、饭堂、水池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仅存宗祠及饭堂。宗祠面阔五间15米,进深29米,四合院式布局,硬山灰瓦顶。饭堂面阔四间14米,进深12米。该宗祠地域特征明显,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石台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位于石台县兰关乡琏溪村。汪氏宗祠,建筑平面呈侧凸形,通面阔24.4米,通进深32.7米,7开间,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前有围廊,中有天井,门前有抱鼓石。从柱网结构看,属“满堂柱”建造,柱子粗大,呈棱形,主要柱础为覆盆式。前檐及廊檐采用明代鸳鸯交首做法。丁头拱眼雕琢考究,层次分明。从宗祠梁架、柱形、斗拱的结构和特征看,具有晚明建筑特征。…[详细]
洪巷周氏宗祠
  洪巷周氏宗祠无为县该宗祠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分前堂为“崇前启后”、中堂为“敬思堂”和后堂为“昭穆先灵”,前后有两个天井,两边为厢房,占地面积509平方米。洪巷周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丁未六年(1667),康熙六十年(1721)重修。其宗祠构筑宏僻,檐枋、撑拱、雀替、隔扇、槛窗雕刻精美。该宗祠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一直被用作村里的粮库,得以保存下来。保护范围:围墙外,东、西、北各1米,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