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景点介绍

  辛寨村龙王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辛寨村辛寨村龙王庙整体坐北朝南,南北长50.5米,东西宽28米,占地面积为513平方米,原平面布局为二进院落,原一进院已毁,仅存二进院,现存建筑有5座,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倒座戏台、正殿,正殿两侧有东、西耳殿,现东耳殿已毁,倒座戏台东、西两侧分别设有掖门1座。龙王庙创建年代不详,1989年对正殿、戏台进行过维修,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正殿……[详细]
  直峪圣佛寺塔林(第五批省保)时代:辽、清地址:大同市广灵县宜兴乡直峪村圣佛寺,全称为圣泉林山包峰禅院,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间(1201—1206),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内各建筑毁于1967年,现仅存寺院基址和塔林等。圣佛寺塔林当地俗称“和尚坟”,东西长5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从裸露的沟纹砖判断,时代应为辽金至清代。现存舍利塔16座,直径1.5~2米,……[详细]
  安坚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大同市广灵县加斗乡东留疃村安坚寺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均于明代,寺院坐北向南,原为两进院落布局,现存一进院落,中轴线依次为过殿、正殿,正殿前为西配殿。占地面积970平方米。现寺内保存清代壁画153平方米、石碑2通、石碣2方。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单步梁对后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一间为廊,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椽头卷刹明显。前檐明间置板门,后檐明间施六抹隔扇门四……[详细]
  翟疃三身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广灵县壶泉镇翟疃村三身寺始建年代不详,寺院坐北向南,整体院落为二进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正殿。天王殿东西两侧为掖门,东掖门前置关帝殿,正殿前为东西配殿,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为1471平方米。现寺院内存石碑1通,蟠龙碑首1块,残损经幢1座。山门面阔一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中置板门。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架梁通达前……[详细]
  永兴北岳行宫(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永兴社区北岳行宫,又称南宫、恒岳庙。据碑刻记载,北岳行宫创建于北魏延兴元年(公元471年),到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敬德进行扩建,并封该宫为太贞宫。北岳行宫坐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布局,山门已毁,现为二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太贞宫、九天宫,天王殿前东南角为前殿,一进院与二进院分别设西配殿和东西厢房……[详细]
  麻家大院(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永安社区麻家大院为清末举人麻席珍建造,是一座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工艺考究的一组古民居建筑群。麻家大院坐北朝南,东西长51.3米,南北宽66.54米,占地面积约3411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三进院带东西跨院布局,正院中轴线建有大门、过厅、正房、0-,东西两侧建厢房。西跨院现存两进院。东跨院现存后院。麻家大院现存建筑整体保存较好,该民居是浑源县保存……[详细]
  首善医院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城区雁同西路22号首善医院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06平方米,由主楼和教堂两座建筑组成,为欧式风格建筑。民国六年(1917),大同发生鼠疫,英国圣公会派教徒史梅礼大夫等10余人来大同进行防治,回国后史梅礼向圣公会建议在大同建一所医院。1922年开始筹建,1924年竣工开诊,命名为“首善医院”。1942年,日军强行改名为晋北医院,并新建部分房屋。19……[详细]
  大同展览馆(第五批省保)时代:1969年地址:大同市城区西街大同展览馆是一座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建筑,大同人民对它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特别情感。1969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受当时政治风潮影响,沈阳、石家庄、杭州、张家口等城市都兴起了“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俗称万岁展览馆)的建设。大同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也于当年4月1日党的“九大”召开的日子正式奠基开工。全市党政军领导和数以万计……[详细]
  赵承绶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城区户部角街12号赵承绶旧居坐北朝南,二进院格局,1928年建。东西长21.66米,南北宽41.72米,占地面积903平方米。南房、过厅、正房各七间,东西房各五间,均为硬山顶木结构建筑。院门、室内装饰具有西式特征,供暖等设备基本保持原貌。赵承绶(1891-1966)字印甫,五台县槐荫村人。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任阎锡山部……[详细]
  阳高县署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西北街1912年淮军途经阳高,火烧玉皇阁及商店铺面,祸及县衙,将建筑化为灰烬。1929年,县长马维珍重修县衙,后历经多次修缮,现为阳高县政府办公场所。阳高县署旧址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南北长约125.9米,东西宽约65米,占地面积约8183平方米。中轴线仅存大堂、二堂、三堂,院落布局完整。大堂面宽五间,进深八椽,梁架结构为前后单步梁对七……[详细]
  焦山寺石窟(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高山村焦山寺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辽金时期在窟前增建木构窟檐,2003年开发旅游业的焦山石窟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复,整体建筑依山而建。寺址坐北朝南,依山势辟五层平地,窟龛分布在东西长约60米,高约15米的崖面上,分布面积约900平方米。北魏窟龛主要集中在三至四层,洞窟形制有大像窟、僧房窟、禅窟等共有11个洞窟。窟内造像主要有坐佛、二佛……[详细]
  九原冈墓群(第五批省保)时代:北朝地址: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东北约600米九原岗墓群近年来有被盗现象,2013年6月抢救性发掘其中被盗最为严重的一座北朝砖室壁画墓,共清理壁画二百余平方米。壁画主要分布于墓道东、西、北三壁,甬道及墓室仅残存较少。墓道东、西两壁壁画自上而下各分为四层,第一层主体绘仙人、畏兽、神鸟等形象,四周以流云、忍冬补白。其中有《山海经》中记载的“駁”(一种食虎豹的马)和“疆良……[详细]
  隆岗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忻州市偏关县寺庙街据清雍正八年(1730)《偏关志》记载:“隆岗寺在城东南,旧名隆岗禅院,代远,碑碣为风雨磨灭,仅存‘唐总管绛州龙门郡薛皋’题寺十字而已,建于唐时,金皇统元年重修,有石塔存记,明宣德三年,释定远重修,曲廊峻殿,楼阁凌空。”隆岗寺创建于唐,金皇统元年(1141)重修,明宣德三年(1428)重建,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20世纪50年代初期,隆岗寺……[详细]
  童子寺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太原市西南约25公里晋源区西镇村西北处龙山上童子寺是北朝至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金天辅元年(1117年)毁于兵火,明正德初年(1506年)重建,清嘉庆以后废弃。童子寺初创时期,寺院与供禅修的石窟构成一个整体,即前寺后窟的山地寺院模式。童子寺遗址坐西朝东,2002年至今曾多次发掘,揭露了整个寺院平面布局,分为南北二个部分:北部为佛……[详细]
  南高庄城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南高庄村上店南高庄城址占地11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现存东墙、西墙、北墙及护城壕、城垛等,北城门外现存瓮城,南城门西侧有“三和长屏”石匾,题记“万历二年岁在甲戌秋八月吉日”。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宽北窄,保存基本完整。周长约2000米,厚5米,高约10米。在东、西城墙依护城河夯筑,不甚规整,分别建有5个城垛,墙体日久风化变薄,有坍塌和人工洞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