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景点介绍

  清同治四年(1865),邑人原陕西巡抚刘典倡建于宁乡水云山下。三面环山,佳木葱茏,绿野扩展,沩水流迳,步云桥横跨其上。“山水之胜,无殊岳麓”,“斋舍之制,全效城南”。当时有步云桥、总会门、东西五门、讲堂、崇道堂、希贤堂、先贤堂、仰极台、凌云亭、奎光阁、文昌阁、藏书楼、东西八斋等建筑,可容徒160人。辟有鉴泉印月、奎阁凌云、云寺钟声等10景。云山书院是县以下的书院,相当于乡学一类初级教育机构,曾提出……[详细]
  “此地有围山高耸,溪水环绕,宅我校于其中。听鸟雀吱吱,水声潺潺,我们在此间乐也融融。努力求学业,造就优良国民,矢志救国,毋忘父老,作育热忱,我围山万古长青。”这是围山学校的老校歌,围山学校的前身就是浏阳八大书院之一的围山书院。围山书院坐落在浏阳市大围山镇东门市,今为大围山镇中心完小和中学。正如歌词中所言,在“岗峦围绕,盘踞四县”的大围山山麓,在东门集镇东隅,左依虎行岭、右傍浏阳河的围山书院秀然而出……[详细]
  100多年前,浏阳文家市一些知名人士忧于当地文运稍逊而谋建了一所学宫(儒学设在孔庙的叫学宫,为秀才读书之所),名为“文昌宫”。道光十九年(1839)春,时任浏阳知县的胡芝房来到了文家市,在察看了集镇中街的文昌宫后,提议将它改为书院兴办义学,他的倡议得到了当地乡绅的积极响应。不久,当地人士便集资数千缗,良田数顷,在当地名儒刘大馥等的主持下开始兴建书院。书院兴建后,仍有人不断捐资助学,前后捐募的资产,……[详细]
  岳麓书院文庙位于长沙市岳麓书院内左侧。岳麓书院祀孔始于书院初创时期,北宋时期建礼殿于讲堂前,内塑先师十哲像,画七十二贤,正德二年(1507)迁于今址。天启四年(1624)重修,正式称为文庙,是全国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书院文庙。按照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凡办学的地方都要祭祀孔子,祭孔的建筑统称文庙或孔庙,民办书院一般只能在书院内建一座殿堂来祭祀孔子,不能有独立的文庙,而岳麓书院这座民办的书院却……[详细]
  长沙府文庙,在今长沙市西文庙坪一带,距“百年名校”长郡中学不远。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改筑庙学为州学,王安石欣然作《潭州新学》诗以贺,是为长沙府学之始。明洪武年间,有所扩建,改回长沙府学。天顺六年(1462),知府钱赵又建尊经阁(藏书楼)。嘉靖至万历间,知府孙存、潘镒、周标、吴道行等又先后修建棂星门、敬一亭、司祭所和泮池,修复大成殿。天启三年(1623)知府谢宗泽“捐俸纠工”,“……[详细]
  善化县文庙位于今长沙市黄兴路步行街东侧。宋元符元年(1089),析长沙县5乡、湘潭县2乡置善化县,县治设潭州(即长沙)城内,从此长沙城也一分为二,大致以今五一大道为界,北属长沙,南属善化,直至清末。由县正街往北,有一东起织机街、南止“出入是门”的曲尺形街道,名东文庙坪。此即善化县文庙所在地。“出入是门”之街名也因文庙而名,此街原通向文庙南门,因文庙西门平时紧闭,出入必走是门。善化学宫原在城南兴仁坊……[详细]
  长沙县文庙西起长沙市民主东街,东止蔡锷北路,南起学宫街,北止红墙巷,距周南中学和明德中学这两所“百年名校”不远。如今,正门位于蔡锷路的长沙师范附小只是长沙县学宫遗址的一部分。长沙县文庙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原来其正门在学宫街,门庐上方有“文庙”2字,门额有“宫墙美富”4字,进门后,有甬道、大成殿、两厢的偏殿和明伦堂,院中有数十棵柏树,后有泮池、魁星楼。整个学宫由红墙相围——如今的红墙巷便由……[详细]
  司徒岭驿道时代宋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4—0031公布地址宁乡县巷子口镇扶峰村赵家组类别古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古道路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
  兰花屋场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始建于1882年,土砖青瓦木结构,传统四合院布局,现存房屋48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兰花屋场是宁乡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古民居,且以其木雕砖雕别具特色、独具一格。它是由张轼后裔,清朝进士、广东按察使张铣于1882年建造的。屋场依山傍水,共有大小房屋48间,面积约1000平方米,土木砖瓦结构,上下两层,带跑马楼,为清代典型的湘中农村建筑。兰花屋场也是中国红色药理学……[详细]
  毛公桥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巷子口镇直田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系毛姓族人捐建,为全麻石拱平一体桥。桥体由多块长条形巨-石构成,没有切割痕迹。专家们对当时的建桥技术和建筑工人的智慧由衷叹服。桥身有石刻的一条大蜈蚣,寓意蜈蚣避水,庇佑桥体平安。登临毛公桥,眺望蓝天白云,饱览田园风光,不禁心旷神怡,精神抖擞。毛公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古桥全部用麻石构筑,石块大小不……[详细]
  新安桥位于浏阳市社港镇合盛村。始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东西走向,石木结构,长19米,宽4.5米,由石拱桥与木桥廊两部分组成。拱桥为红砂岩条石建筑;桥廊由29根木柱榫卯结构支撑,木构架用斗拱,工艺独特,做法古朴,造型别致。新安桥屡经修葺,保存完好。2006年5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32300125保护范围:桥外四向各至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详细]
  谭钟麟墓位于岳麓区坪塘镇白泉村荷叶塘的一处由东冲山与狮子山南北对峙而形成的约150米的山峡中,海拔77~95米,墓坐东朝西,西南距白泉村委1公里,东北距湘江3公里,西侧有白泉港水从南向北流入湘江。谭钟麟墓坐东朝西,墓封土堆直径5米,系用糯米混碎瓷浇筑,麻石砌边。祁阳石碑三通,麻石框边,主碑高约1.5米,宽约0.5米,上刻“茶陵谭文勤公墓”。两旁耳碑高约1米,宽约0.4米,右刻“清光绪三十二年仲春月……[详细]
  李朝斌墓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2—0007公布地址望城县星城镇马家河社区类别古墓葬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保护范围:以墓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详细]
  张百熙(1847-1907年),清末长沙县沙坪人(现属长沙市开福区),少年时曾在长沙城南书院求学,1874年中进士,在京为官多年,历任工、刑、吏、礼、户、邮传等部尚书,及政务大臣、管学大臣等职。张百熙思想开明,主张施行新政,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因而被誉为我国的“大学之父”。当年,张百熙为了办好京师大学堂,……[详细]
  谭继洵墓位于浏阳市集里乡筱水村。墓坐东北朝西南,占地约60平方米,花岗石墓围,三合土墓冢,高0.9米,底径3.8米。冢首立祁阳石墓碑五通,中间主碑高1.9米,宽0.7米,阴刻楷书碑文“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兼署湖广总督湖北巡抚谭敬甫君诰封一品夫人谭母徐太夫人之墓”“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岁仲冬月”,两侧附碑阴刻龙纹。1991年,谭继洵墓被列为浏阳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