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埠铁牛位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荆江大堤,为清代道光二十五(1845)铸造,保存完好,铁牛背部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辨。该铁牛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放置江边用于镇江治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五批)……[详细] |
![]() | 荆州城区民居位于荆州市。包括荆州市沙市区胜利街260号、234号,健康巷52号,荆州区东堤街10号、18号,南门大街46号六处民居。均建于清代,四合院式中轴对称布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沙市胜利街260号民居,面阔13.2米,进深80.67米。234号民居,面阔14.38米,进深71.52米。健康巷52号民居,面阔15.50米,进深48.07米。荆州区东堤街10号民居,面阔12.60米……[详细] |
![]() | 梅槐桥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太湖管理区梅槐队。原为木桥,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改建为三孔石拱桥,清同治年间重建。南北向跨太湖港。长34米,宽5.4米,主孔跨6.4米、次孔跨5.7米。凸弧形桥面,两侧设石护栏。栏板上浮雕人物、花草、动物、如意云纹等图案。该桥跨度大,造型独特,装饰雕刻精湛,是湖北古桥中的精华之作。(第五批)……[详细] |
![]() | 孙家山墓群东周墓群,位于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董场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存11座封土堆,规模巨大,保存较好,对于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
![]() |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位于荆州市荆州城南门外东堤街,包括大经堂和修道院。大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坐南朝北。平面近似于正八边形,正面两侧建有西式四层塔式阙楼,顶部设十字架塔尖。面阔15.6米,进深41.21米。修道院,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占地面积约1933平方米。由修道院大楼、文萃小学大楼、修道圣堂三栋主体建筑组成。该教堂是荆州地区唯一现存的欧式建筑,对研究西方……[详细] |
![]() | 玉皇阁位于荆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荆北路玄妙观内。玄妙观始建于唐贞观九年(635),原在城西北,元至元五年(1339)迁现址,并赐额九老仙都宫,明正德年间遭火焚,一度改为书院,嘉靖年间复为观,清代增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山门、玉皇阁、紫皇殿。玉皇阁,始建于嘉靖年间,万历八年(1580)维修。面阔、进深均为三间12米,三重檐四角攥尖琉璃瓦顶,抬梁式构架。铜铸宝顶。四壁砖墙封……[详细] |
![]() | 承天寺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西城街道办事处荆中路。全名“承天僧伽妙应塔记”,始刻于北宋。碑阴刻“荆南弥勒瑞象记”,绍圣四年(1097)款。碑阳文677字,记承天寺主持智珠重建妙应塔经过,黄庭坚撰文,崇宁元年(1102)款。现碑为元至正七年(1347)重刊。通高2.46米、宽1.19米。原位于荆州区屈原路,后迁至荆州博物馆今址。(第一批)……[详细] |
![]() | 王墓群位于荆州市八岭山镇,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八岭山古称“龙山”,又名八宝山。保存有墓冢四百余座,以楚墓为主,有少量明藩王墓。(第一批)……[详细] |
![]() | 湘献王墓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荆州镇太晖村将台中学内。湘献王朱柏(1371-1399),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湘王,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诬告其谋反,“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初谥“戾”,永乐初,改谥“献”。1998年发掘,为多室券顶砖墓。墓室由前、中、后三室外加四个耳室组成,南北长11.35米,东西最宽8.8米,内高4米。墓口为竖穴式。墓门为双开石门,两侧有砖砌八字……[详细] |
![]() | 万城位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义合村,六朝城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800米。残存北城垣西段,夯筑,底宽20-30米,顶宽10-20米,残高4米左右。据清《江陵县志》载,万城,古名方城,系三国吴建,东晋时为南蛮校尉府;南宋时荆湖制置使赵方子葵守方城,避父讳改为万城。……[详细] |
![]() | 九老仙都景区AAAA 九老仙都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内,北依荆州古城墙,沿古城新北门内环至小北门范围,全长1.3公里,占地340多亩,大小景点共有十余处,是一处以展示荆楚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大型历史人文景区。主要景点和展示的文化内容有:“松甲山”——荆楚三国文化、“湘东苑”——南北朝园林文化、“玄妙观”——千年古观文化、“荆楚非遗园”——荆楚非物质文化、“长生古街”——荆楚民俗文化、“古城墙博物馆”——古城墙文化,还……[详细] |
![]() | 关羽祠AAA ![]() 荆州关羽祠是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后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以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教育后人“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作好人”相传,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的第三个儿子张懋修,曾在此读书考中状元。因而卸甲山自……[详细] |
![]() | 楚王车马阵景区AAAA 楚王车马阵景区(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距楚纪南城仅26公里,距荆州市区(荆州古城)约35公里。景区占地面积731亩,现有车马阵遗址,楚王陵、王后陵复原展示区、殉葬墓展示区,园林及生态农业等景观构成。楚王车马阵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所见等级最高、规模最大、分布最完整、遗迹最丰富的楚国高等级王陵和车马阵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也是楚纪南城(郢都)大……[详细] |
![]() | 郢城遗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郢城村。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南北长1200~1500米,东西宽1500米、面积2平方千米。城垣四面各有一座城门遗迹。夯筑城垣基宽15~20米,顶宽7~10米,残高3~6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1977年发掘,城内文化层厚0.6~3米,出土有大量陶器和“半两”、“五铢”钱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的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几何纹,器形有鬲、豆、盂、碗、罐、釜、……[详细] |
![]() | 马山墓群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和川店镇境内。据统计有封土堆的古墓葬约300余座,分布面积20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经过多次发掘,出土有陶器、铜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其中马山一号墓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丝织品,马山五号墓出土的吴王夫差青铜矛,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都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川店镇境内在册的马山墓群数量多,规模大,埋藏文物丰富。马山墓群是研究先秦时期楚国政治、经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