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淮阳区旅游

淮阳区景点介绍

  貊王冢貊王冢位于县城东大连乡小吴庄东500米处。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古冢考略》载:“东南有貊黄冢”。今冢高14米,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0米,系夯土筑成,冢南部发现有墓道痕迹。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鞍冢位于县城南王店乡白楼村西500米处,因两冢相连。状如马鞍,故称马鞍冢。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冢高约8米,长44米,宽33米,夯土筑成。……[详细]
  黄连冢黄连冢位于县城南王店乡黄连冢村西,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载:“在城南12里,旧产黄连故名,或以黄霸墓误。”现冢高约12米,长宽各60米,夯土筑成,保存尚好。1970年,群众在冢南0.5公里处挖掘一王冢,出土汉代玉衣1件,大部分散失,仅余20多片,已收馆藏。……[详细]
  青冢青冢位于县城南刘桥村西南约700米处,长50米,宽30米,高5米。经勘查封土系夯土筑成,已露出砖券,砖的式样与境内东汉墓相同。旧志疑为宋代狄青墓,不确。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双冢西双冢位于县城西郑集乡万老庄南500米处。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载:“一在城西,高丈余,止一冢,不知何以双冢名传。”1983年11月群众起土时,发现冢南尚有一冢,以证双冢名。在地、县联合调查清理时,发掘北冢为小砖券墓,早年被盗,仅出土东汉时期瓮2件、罐1件。南冢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高出地面1米。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于庄汉墓于庄汉墓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的于庄村东。1981年省、地、县文物部门联合发掘清理,墓室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式,南北墓向,出土文物有三进陶院及西汉半两铜钱、车马饰等。……[详细]
  白楼古墓群位于县城南和东南2公里至5公里的范围内,北至环城公路,南达七里河,东到扒门庄,近南白楼村西的马鞍冢,面积约10平方公里。1983年,南白楼等村群众,在文物0商的吸引下,私自挖掘暴露在窑场、坑塘、废地、河坡等26处取土区的古墓751座,后收回出土文物1万余件。经鉴定属于一级品的有战国错金越王剑、菱形鎏银铜剑、汉代的碧玉透雕龙纹带钩,属于二级品的有春秋鐎盉、汉代铜鼎、青釉双耳瓷壶、瓷罐等。1……[详细]
  马鞍冢楚墓位于县城东大连乡瓦房庄西100余米处,西距新蔡河约200米,由于两冢相连,状如马鞍,俗称马鞍冢。1980年至1983年,河南省、周口地区与县文物部门对该冢联合发掘。南冢2米多高,墓平面为“中”字形;北冢4米多高,墓平面为“甲”字形。墓中文物均在早年被盗,冢西50米处,分别各有一座陪葬的大型车马坑,北坑长35米,宽4.72米,葬马24匹,车8辆,狗2只;南坑长40米,宽3.7米,葬车23辆……[详细]
  平粮台古城遗址位于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连乡大朱庄西南隅,占地面积一百余亩,高二丈,俗称平粮台、平粮冢、贮粮台,1988年2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46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它发掘于1979年,消息一经披露《人民日报》、《光明报》、《河南日报》、香港《大公报》、新华社等数十家海内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春秋时……[详细]
  紫荆台紫荆台位于龙都淮阳南12.5公里处,因台上盛长一棵高大的紫荆树而得名。《续齐谐记》记载:紫荆台下有田氏三兄弟分家,家产分妥后,又想把这棵紫荆树一分为三,不想紫荆树夜间突然死去。田氏兄弟三人见了,知天意不允,便不再分家,次日紫荆树又郁郁青青,复活了。紫荆树由此传为佳话,成为同根共本的“兄弟树”,紫荆花称之为“兄弟花”,激励后人兄弟亲密团结,共向美好。除上所述,据旧志载,境内故城址尚有8处,今多……[详细]
  古粮城古粮城位于县城北1.5公里的蔡河之滨。城门上有楼,绕以周垣,旧以贮江淮漕运之粮,后周显德年间,曾凿河穿城而过,并在城内修桥一座,后建洪福寺于此,今废。……[详细]
  固陵遗址固陵位于县城西北12.5公里,即柳林。据考证,固陵故城宋后被黄河水冲没。1958年群众打井时,曾发现在7米以下有瓦罐,还挖出棵桑树,直径约0.7米,高约2米许。足以说明七米以下尚有遗迹可考。《史记·项羽本纪》载:“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汉书·高帝纪》载:“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元和郡县图志》载:“项羽败,南走固陵,此也。”考古……[详细]
  临蔡故城临蔡故城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今临蔡乡政府所在地)。《河南通志》载:“汉光武帝与王莽相据,筑城临蔡河(今老黑河古为蔡水),故名临蔡城”。《隋书·地理志》载:“开皇元年(581年)陈郡改名宛丘。析置临蔡县。大业初(605年)置淮阳郡,并临蔡县入焉。”古城一高台上,台高6米多。现存城垣残高2米至3米,东西宽211米,南北长240米,基本为方形。周有城壕,宽20米至30米,只有一南门曰同心门……[详细]
  杨湖冢遗址杨湖冢遗址位于县城东北临蔡乡杨庄户村西约500米处,狼牙沟北岸,是一座周代文化遗址。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1000余平方米,高出地面半米左右,文化层深近1米。出土文物有周代陶鬲、陶罐等。……[详细]
  陈楚故城陈楚故城(今淮阳县城)是西周至春秋末陈国的国都。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所破,楚顷襄王迁都于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陈州州城枕蔡水”。《水经注》载:“沙水……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诗谱》载:“陈都于宛丘之侧”。《淮阳县志》载:“州城即古陈国”。今淮阳城址与文献记载相符。《诗经·陈风》云:“东门之池,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