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通渡头是厦门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古渡头之一,位于禾山镇五通村凤头社北面300米海岬,隔海与同安刘五店遥遥相对,自古以来是厦门岛东北部的交通要津和海防汛地。五通地名因此地旧祀五通神而得名。相传800年前元兵南侵时,南宋幼帝赵昺与丞相张世杰、陆秀夫南逃,经同安渡海从五通渡头登岸,然后取道东渡、嵩屿进入漳州,并由此在当地留下了“圣迹”、“圣泉”、“金带水”等民间传说。五通渡也叫五通铺。古时候,官方使用的……[详细] |
![]() | 古宅十八弯位于翔安区新圩镇古宅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八弯古道位于新圩镇古宅村后壁山西北坡,宋代重新修整拓宽。古道现长约800米,宽0.8~2米,以不规则块石、卵石铺砌成坡状,逢陡坡处皆加砌石台阶。古道沿山坡蜿蜒盘曲而上,直达山巅云中雁,因途中共有18个弯,故名“十八弯”。原大帽山农场寨仔尾自然村大埔路旁立有宋景定元年(1260年)石碑1块,碑高0.35米,宽0.38米,阴刻行书8行,……[详细] |
![]() | 同民安关隘位于翔安区内厝镇小盈岭,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宋代。“同民安”关隘又称“同民安”石坊遗址。位于内厝镇后垵村东北部小盈岭西南坡,与南安交界处。关隘所在岭口形如漏斗,东北风长驱直入,古代沙溪一带民田苦为风沙所害,曾有一句谚语“沙溪七里口,无风沙自走。”南宋绍兴二十三至二十七年(1153~1157年)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在此建石坊植树,堵截风沙,手书“同民安”三字刻于石坊上,寓意“以坊补缺,……[详细] |
![]() | 葫芦山铁渣堆位于同安区大同街道烈士陵园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五代。保护范围:铁渣堆外延30米。……[详细] |
![]() | 许厝古窑址位于海沧区海沧镇霞阳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唐至五代。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碑为中心,半径20米。……[详细] |
![]() |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思明区鼓新路57号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摩崖石刻所在岩体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
![]() | 日本帝国主义厦门领事馆警署地下监狱位于思明区鼓浪屿鹿礁路28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38年。保护范围:建筑物本体所属范围。……[详细] |
![]() | 赵纾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明末,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扩,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彭湖后,不断侵犯漳泉沿海,滥烧民船,强行要求通商。天启三年至四年(1623-1624年)明政府先后调集各路水师驻节厦门,多次大败荷军,并于1624年七月彻底将荷兰人赶出了澎湖。此题刻系参加此役的漳州府海防同知赵纾在剿夷期间登临虎溪岩所题。题刻高1.7米,宽0.6……[详细] |
![]() | 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位于思明区虎溪岩后山岩壁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明代。在厦门市虎溪岩。明天启三年(1623年)刻,高1.3米,宽0.6米,楷书直下计4行,共21字,字纵17、横13厘米。文曰:“天启癸亥年十一月廿日,广陵朱一冯以督师剿夷至。”明天启三年十一月,荷兰殖民者再次侵犯厦门曾厝垵、鼓浪屿等地,厦门军民痛歼来犯之敌。福宁道参政朱一冯为之刻石纪事。这是研究明代海防和反侵略斗争的珍贵史料……[详细] |
![]() | 灌口凤山祖庙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凤山庙路,年代为清、民国。简介:坐东北向西南,由庙埕、前殿、天井、庑廊和主殿组成,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主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抬梁、穿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庑廊面阔三间。主殿和庑廊为民国时期由华侨捐资修建的钢筋混凝土仿传统木构建筑,装饰呈南洋风格。2013年,灌口凤山祖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
![]() | 马巷元威殿位于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马巷街,年代为清。简介:坐西朝东,由前、后两殿、方亭等组成,供奉池府王爷池然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穿斗式梁架,硬山顶;卷棚顶连接前、后两殿;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梁架,硬山顶。此殿为闽台及东南亚池王爷信仰的祖庙之一。2013年,马巷元威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马巷街,西面由文物本体外延30米,南面外延20米,北面……[详细] |
![]() | 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漳州路,年代为1847年。简介:1843年英国在鼓浪屿设立厦门英国领事事务所,1847兴建领事公馆,由院墙、庭院和一座带半地下防潮层的西式单层白色建筑组成,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略呈曲尺形,纵进深约50米,面宽约26米,1870年于东北侧加建二小房。正面及西侧围绕宽敞的连拱柱廊,中间通道连接大门,两侧房、厅,红瓦坡面屋顶,安装有二个烟道。2013年,鼓浪……[详细] |
![]() | 大北电报局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田尾路,年代为1869年。简介:坐北朝南偏西,西式单层砖石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20米。花岗岩石房基,红砖抹灰墙体,平台屋顶上突出4个烟囱,南、北二面有连拱廊道,东侧有一内部通巷连接南、北二廊。1869年,丹麦王国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由大北公司代理,兴建电报房,铺设厦门至上海、香港的海底电缆,并于1874年4月非法开通并收发电报。2013年……[详细] |
![]() | 青屿灯塔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鹭江街道青屿岛,年代为1875年。简介:清光绪元年(1875)厦门海关税务司建造。平面呈八角形,边长1.35米,高10米,砖石结构。石砌门楣上方刻有“1875D.M.HEDERSON ENCINEER”,内部为砖砌,螺旋形石阶通往塔顶。该灯塔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最早的灯塔之一,使用至今。2013年,青屿灯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青屿岛全岛……[详细] |
![]() | 燕尾山午炮台遗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鼓浪屿燕尾山顶,年代为1897年。简介:1897年前后,厦门海关于燕尾山顶设置一尊大炮,每逢星期六正午十二点鸣炮报时,俗称“午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部队在山顶安置高射炮。现存东、西、南、北四个高射炮位,相距约20—30米,四个炮位之间占地约400多平方米,午炮遗址即位于山顶平台正中。2013年,燕尾山午炮台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