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荆州市旅游

荆州市景点介绍

  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洪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市瞿家湾是湘西苏区首府所在地。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曾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详细]
  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旧址位于荆州市石首市东升镇焦山河社区。1930年10月,红2军团南征,红军后勤机关交湘鄂西特委领导,洪湖军校迁石首焦山河,更名为湘鄂西赤色军政干部学校(简称焦山河军校)。军校由中央军委派到湘鄂西苏区工作的刘鸣先担任,军校配政委、教育长、军需长等,教官处有政治、军事教官30余人。焦山河军校共选招学员700余名,其中女学员30名。此外,湘鄂西各县为提高地方武装的政治、军事素质,也……[详细]
  中共松滋县委、松滋县苏维埃政府、九岭岗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荆州市松滋市洈水镇北闸村2组。1928年2月下旬,中共松滋县委正式建立,县委成立以后,武装暴-动-被提上议事日程,并被作为县委主要任务进行了反复酝酿和积极准备。松滋县委机关原设街河市,为了更好地领导武装斗争,1928年5月,县委将机关迁驻九岭岗,这里便成为县委机关驻地。不久,鄂西特委在此召开松滋、枝江、宜都三县联合暴-动-会议,制定了暴-动-……[详细]
  陶静轩烈士纪念馆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古城三国公园。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原江陵县委、县政府于1986年10月4日决定修建陶静轩烈士纪念馆。馆舍为古典庭院式结构,纪念馆正门为仿古垂花式。进垂花门左为接待室,右为陈列室。纪念馆正中建英烈牌坊,其后立有陶静轩烈士纪念铜像。2003年,因开发建设荆州三国文化街,荆州区委、区政府将陶静轩烈士纪念馆迁入三国公园东大门北侧。……[详细]
  湘鄂西红军街烈士陵园位于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会贞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沙岗地区先后牺牲近3000名优秀儿女的生命,被国家民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286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红军干部27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干部1名,鄂西特委的军事领导人邹资生就牺牲在沙岗镇西河桥头。1983年,江陵县民政局出资修建湘鄂西红军街烈士陵园。……[详细]
  荆和烈士陵园位于荆州市公安县杨家厂镇荆和村。荆和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村落,也是公安县早期革命的策源地。这片红色的土地曾作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军事要地发挥过重要作用。覃济川、郑绍孔、尹泽彪等13位革命前辈出生于此,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献身,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公安人。为了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1990年荆和村人民把分散掩埋在外地的十几位烈士的忠骨接回故里,修建了这座庄严肃……[详细]
  金枝寺位于江陵县。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前,有个名叫金枝的公主病了,卧床不起,吃了不少的药也不见好转。皇帝急得不得了,一天到晚为女儿的病担心。眼看公主就要死了,这天,突然来了一个和尚,自称能医治天下百病,皇帝就叫他给金枝公主看病。和尚把一颗丸子让公主吞下,不一会,只见公主面色由百转红,慢慢地睁开眼睛能说话了。皇帝顿时满面笑容,要当面重谢。可是这和尚蛮古怪,他一不爱财,二不要官,只要皇帝帮助……[详细]
  沙市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属湖北省沙市辖境。溯江而上808公里经宜昌抵重庆,顺流而下478公里达武汉港,西北紧邻历史文化名城江陵(荆州)。沙市港交通便利。北有荆沙地方铁路经襄樊与焦枝铁路相连。公路有汉(口)沙(市)、襄(阳)沙(市)、沙(市)洪(湖)、沙(市)常(德)、沙(市)岳(阳)等干线,正在修建的宜(昌)黄(石)公路复线(一级)也将通过沙市。航空有沙市──上海、沙市──常德……[详细]
  位于荆州关沮(荆州市沙市区或荆州沙北新区)的荆州海洋世界,距市中心的沙隆达广场不过3公里,交通极为便利。规划项目包含大型海洋馆、水上乐园、陆地游乐场、荆楚民俗文化村、名人会馆、免税商城、动漫影城、特色美食街、娱乐休闲街、沙市1896民俗街、婚庆创意园、别墅度假区等,是一个集合旅游、休闲、度假、美食、娱乐、购物、办公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乐园。它不仅可以满足荆州广大市民的休闲需求,同时,作为江汉平原最……[详细]
  晴川书院遗址位于沙市区便河西路西侧。晴川书院成立于1912年,从最初由同乡会捐款成立的会馆,扩建成为晴川书院,学生也从当初只招收同乡会的后代,变为面向所有想要求学的学子们开放。1936年,晴川书院在湖北省教育厅立案,学校取名为“江陵县沙市私立晴川初级中学”,这所学校成为当时沙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新中国成立以前,晴川书院作为中共秘密地下联络基地,为沙市地区地下党组织工作提供了诸多帮助。……[详细]
  中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位干市区中山公园西北部,为一剑式石塔建筑。塔体呈正方柱形,背北面南,通高115米,底座12.90米,塔周石阶占地496米。纪念塔建于1958年,系抗美援朝时沙市人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余款所建。塔身正面刻有朱德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为谢觉哉手书“鼓足干劲,完成烈士未竟事业”。白色大理石底座四周分别刻有“革命烈士纪念塔”及沙市市委、市政府撰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文),纪念塔……[详细]
  青阳巷18号革命旧址位于沙市区青阳巷北段东侧。旧址原为郑静(中共地下党员)的私人住宅。抗战初期,中共沙市地下党组织曾在此举办党员训练班,王干青担任教员。王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讲演、演剧,如《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对沙市地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起过巨大的作用。当年,此房门前曾一度公开悬挂“沙市战地文化服务处”的招牌,并在此举行过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等活动。训练还为当时中共江陵县委所领导的……[详细]
  石首市六虎山茶园成立于1999年12月8日,位于团山寺镇腹地,洞庭湖北,湘鄂结合部,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内含多种人体所需矿物质,营养元素丰富其间。境内小山溪水湖泊林木相连,形成了茶叶、果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与气候。……[详细]
  在石首城区,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山峦,其山峰依次为南岳山、 马鞍山、文峰山(又名笔架山) ,在马鞍山与文峰山之间,有一条界口,名界山口。……[详细]
  调弦口是石首知音文化的代表。据史家考证,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镇南大将军杜预为漕运而下令在此开河,因河口位于相传俞伯牙当年调弦抚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调弦河。清朝乾隆丙辰年编《石首县志》云:俞伯牙从楚都东下,停舟鼓琴于此,弦渐而调之,因以得名。此处为荆江穴口之一,故又称调弦口。咸丰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府在此设巡检司,置水路关卡,故又名调关。调关古调弦亭建于宋朝,由于年久失修毁于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