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蕲春县达城乡达城村张家老屋西100米。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三进四合院式布局,有庙门、前殿、中殿、正殿及偏殿。四柱三间仿木结构牌楼式庙门,额书“达城庙”。前、中、正殿均面阔三间16.1米,进深三间9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封火山墙,檐下施斗栱。……[详细] |
![]() | 金陵书院,位于蕲春县蕲州镇小西门街胭脂山。又称金陵会馆。建于乾隆、嘉庆年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352平方米。由于聚务堂和书院组成。聚德堂面阔五间22米,进深三间6.5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书院面阔五间22米,进深三间9.5米,单檐硬山灰瓦顶,穿斗式构架。封火山墙。梁架上镂雕花草蟠龙等图案。存“钟山移秀”、“重修碑记”等石碑五通。……[详细] |
![]() |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主要承载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北岸为文物修复、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配套区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于2016年6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原为恩宁路旧城改造地块,毗邻荔枝湾工程三期南侧。粤剧艺……[详细] |
![]() | 万年台戏台位于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北距县城约25千米。始建于清干隆年间,道光九年(1829年)重建,砖木石混合结构。整个场地由戏台和观众区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戏台坐东朝西,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前台为三面敞开式,筑于高1.8米的石砌台基上,面阔6.1米,进深4.95米,通高9米,重檐歇山灰瓦顶,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额……[详细] |
![]() | 位于罗田县大河岸镇滚石坳村。王葆心(1869——1944),湖北罗田人,地方史志学者。曾任清政府礼学馆总纂,辛亥革命后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立国学馆馆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古文辞通义》《历朝经学变迁史》《方志学发徵》等。墓封土高1.5米左右,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前立大理石碑及墓志3方,记墓主生平。两侧石柱刻-题挽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详细] |
![]() | 位于罗田县大河岸镇枫树垸村万家岗。万密斋(1488—1578),名事前,号密斋,著名医学家,清初加封“医圣”。墓地面积约40平方米,封土几近夷平。墓前有碑3通,均高0.7米,宽0.4米,碑文记墓主生平。……[详细] |
![]() | 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垸村南420米。为候初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后不断续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二路两进院落,各路均有门厅、前堂、后堂及左右厢房。通面阔九间47.25米,通进深36.27米。主体建筑均为梁架为芏架。天花大多采用菱角轩。石作多汉白玉材料。山墙脊饰长龙,墀头变化多端。檐下有砖砌斗及栱花鸟人物故事彩画。……[详细] |
![]() | 位于黄州区禹王街道办事处禹王城,面积约翰1.5平方公里。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280~1420米,东西宽610~740米。城垣宽8~15米,残高5~8米,夯层厚0.1~0.25米,城垣四角外有面积约150~250平方米、残高5~8米的夯筑贺形台基。城内出土东周遗物有铜剑、戈、锛及蚁鼻钱,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豆、罐、钵等;汉代遗物有泥质灰陶和瑳砂灰陶绳……[详细] |
![]() | 陡山吴氏祠AAA ![]() 在红安县城东北35公里的中和乡陡山村。为清代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同治十年(1871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重修。为一组深3进、广5间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10平方米。庭院间隔,廊庑相连,布局严谨,浑然一体。正面牌楼有巨匾“家承赐书”、“吴氏祠”。屋顶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角挂有大铜铃。门内右侧有一精致木楼为“观乐楼”,楼顶有彩画……[详细] |
![]() | 董必武故居位于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人,原名董贤琮,曾用名董用威,1920年参与筹建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1920年参与筹备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起任中共湖北武汉区执委会委员。1924年任中共湖北汉口地方执委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任国民党……[详细] |
![]() |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AAAA ![]() ![]() 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以南20公里的高桥镇,雄踞在红安县南部连绵起伏的山丘陵岗地之中,南与黄陂木兰山生态旅游区、木兰天池自然风景旅游区隔湖相望。规划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距武汉市8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盛夏如春,人杰地灵,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现在对外开放的有:-故居、-图书馆、故居纪念馆、纪念园牌坊式门楼等。这里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体验历史、陶冶情操、催人奋发的圣地。……[详细] |
![]() | 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 ![]() 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著名的大别山脉南麓,北宋名医宠安时、清代状元陈沆、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故乡——湖北省浠水县东部,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角山是鄂东名山之一,素有黄州府“笔架山”之称,以雄、奇、秀著称,方圆60平方公里,有小大山峰28座,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山峰。境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详细] |
![]() |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罗田县北部山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分设天堂寨大别雄风自然风光游览区、青台关古关名胜游览区、薄刀峰避暑休闲游览区、九资河大别山田园风光游览区、天堂湖水上乐团等五个景区,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气温16.4℃。现有野生植物1487种,动物634种。大别山森林公园以其雄、奇、险、幽而闻名于世,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素有“中原第一峰”之美称。以中山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景观为……[详细] |
![]() | 郑公塔原名椿山塔,位于郑公塔镇东约300米的太白湖滨。号称鄂东第一塔。1985年被湖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石基砖身,高19.74米,七层八角密檐式,用10余种型号的砖和9种型号的瓦筑成。底层周长18.5米,墙厚1.05米,高3米,对角内空3.8米,成锥体形。内有三层木楼至顶,每层安有神像供祀,外墙正壁嵌有古朴花纹图案,各层由不同式样的琉璃青瓦铺盖,顶部为葫芦形三级铜铸塔顶,为国内罕见。铜顶……[详细] |
![]() | 位于武穴市田家镇山上村笠儿垴西侧。隔江与半壁山相望,相传石时有一对仙男仙女常出入此洞,专施善福于人间,故名。洞门高2米,宽约1.5米,上方刻隶书“双善沿”字样,门外石辟8处刻有诗文,明朝名士吴国伦作有《游阳城洞记》,记叙其景,此洞分三洞十八重之多,层层相连,洞洞相通,洞中因里外气流流动缓慢,终年四季如春,云雾缭绕,故为避暑胜地。位于武穴市田家镇山上村笠儿垴西侧。隔江与半壁山相望,相传石时有一对仙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