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10月,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主力转移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和抗日自卫队在大岭山坚持内线作战。为保持部队之间以及部队与地方中共组织的联系,在缺乏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困难条件下,在此以小商店作掩护设立交通站,秘密开展交通联络工作。该旧址曾于2005年维修,坐西北向东……[详细] |
![]()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会议室旧址,原为大王岭村刘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尹林平、梁鸿钧与第三大队负责人曾生、邬强和卢伟良等,经常在此开会,研究部队和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讨论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问题。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军事训练班在此开班,学员住在会议室内。刘氏宗祠,建于清代,2005年重修……[详细] |
![]()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0年9月,中共前线东江特别委员会召开部队干部会议,决定把东江地区的人民抗日武装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惠(阳)东(莞)宝(安)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领导中心设在东莞。同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开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此设立大队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机关也设在此。该旧……[详细] |
![]()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为一纵长不规则平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挺进大岭山后,为了提高指战员的军事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把此地开辟为操场,开展军事训练。1941年5月,为了适应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和游击战争的需要,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大王岭举办军事训练班,第三、第五大队选送班、排干部参加,利用操场进行军事训练。该旧址长46.5米……[详细] |
![]()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粮食加工场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0年10月至1941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为加强后勤军需工作,保证部队粮食供应,在此开设粮食加工场,把稻谷、杂粮运到这里,请村民用竹笼磨、脚踏碓等工具进行简单加工,然后送回部队各伙食单位进行分配。坐西北向东南,宽7米,长12米,硬山搁檩结构。该旧址对于研究广东人民抗日革命斗争史……[详细] |
![]() |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医务所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瓮窑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4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此设立医务所。当时部队医疗条件极差,药品缺乏,医疗器械简陋,医务人员克服困难,用盐水代替消毒水、采摘草药、自配药水等方法,救治游击队伤病员。该旧址曾于2005年重修,坐西南向东北,平面近方形,单间建筑,长7.1米,宽7.6米,硬山搁檩结构,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详细] |
![]() | 任天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村中谢氏第十四代子孙谢任天而建,1996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45米,总进深14.9米,占地面积约142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墙裙、勒脚、门框、柱及柱础;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一对鳌鱼,绿琉璃瓦当及滴水。门前有三级红砂岩台阶,……[详细] |
![]() | 亮德书房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建于清代末期,由塘尾李氏四房李礼佳建造。坐北向南,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0.55米,总进深11.29米,占地面积约119平方米。右侧开门通天井,正房两次间设0,天井正面墙及左侧墙设绿琉璃花窗,花窗两侧有灰塑及对联,花窗两侧设侧门通冷巷。内部梁架结构合理,用料考究;房内的雕花门扇、封檐板、雀替、花罩雕刻精美,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术水平。它对研究清代岭南地……[详细] |
![]() | 乐平书房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清代由村人李乐平兴建。二层楼阁式建筑,坐北向南,总面阔15.97米,总进深8.97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正面开三门,内部壁画精美,彩画、木雕、石雕甚多。二楼保留有一面木隔墙,墙上的门窗均有精美木雕,并题有对联:“低看湖水天机畅,远眺云山眼界宽”。李乐平为塘尾李氏四房后裔,在广州和香港分别有利昌机械厂及船运公司。该书房装饰精美,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乡村……[详细] |
![]() | 南社百岁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明万历二十年(1592)为纪念村中百岁老人而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8.4米,总进深10.7米,占地面积约195平方米。砖石木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墙裙、勒脚、门框、柱及柱础。硬山顶,人字山墙,首进灰塑博古纹脊,上立一对鳌鱼,二进龙舟脊,绿琉璃瓦当及滴水。首进屋顶以墙体承重……[详细] |
![]() | 简斋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光绪三年(1877)、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4米,总进深15.2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首进两侧置塾台,红砂岩门匾阳刻“简斋公祠”,檐下……[详细] |
![]() | 东江纵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位于东莞市高埗镇低涌村熊氏悦南祖宗祠内。熊氏悦南祖宗祠建于1781年,1931重修一次,面积200平方米。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指战员宿营地旧址位于低涌村苏氏宗祠。苏氏宗祠建于1713年,1983年重修一次,面积400平方米。两处旧址的建筑物均是砖瓦结构。为开辟东莞水乡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200多人在大队长谢阳光、政委何清率领下挺进高埗镇……[详细] |
![]() |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1940年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根据中共前线东江特委的指示,挺进……[详细] |
![]() | 于2003年8月正式成立,位于市中心广场南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由东莞市政府投资兴建的我市目前规模最大、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隶属东莞市教育局。中心大楼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共9层,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设有培训教育区、公共服务区、辅助功能区和办公区。大小房间200多个,其中培训专用教室近百间,活动场所10000多平方米;标准培训教室、多功能教室、舞蹈房、音乐欣……[详细] |
![]() | 森晖自然博物馆座落于东莞市莞城区可园路,与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可园博物馆、岭南画院、文学院仅一路之隔。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森晖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内附古玩城),展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展馆主要分为:大型根雕观赏石馆、精品观赏石馆、观赏石文化走廊、古生物化石馆等,是东莞一家规模大、藏品多、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自然科普性博物馆。特产美食1、麦芽糖柚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