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南山 又叫贺兰山,当地人称大南山,坐落在县城西北,距县城6公里路程,大南山山势挺拔雄奇壮观,最高海拔1592米,山坡上各色树种交相辉映,极目远望,绿浪翻滚,山顶上的大墓和明代古碑向游人们讲述了一个千古之迷,古碑记载了北魏孝文帝进平城祭奠先祖的事实,据史书记载,魏都今陵就在右玉县境内。 ……[详细] |
![]() | 贾家窑山松涛园 坐落在县城以北,虎山线东侧,景区内以松柏为主四季常青,樟子松、油松、落叶松在山风中,松涛阵阵。革命烈士纪念塔就矗立期间,每逢清明、七一等节日,县城中小学都要组织师生前来缅怀英烈。 ……[详细] |
![]() | 南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之南、取“寿比南山”之意,面积40万亩,园内针阔花混交,乔灌草结合,景区通首20公里,园区内亭、台、坛、阁、花、灌、路、园,错落有致,有公仆亭、知春亭等,建成了占地面积38亩,蓄水量1.5万立方米的玉林湖,湖内有假山池塘、瀑布桥梁,登上小船可浏览湖内景色,景区内还建有民俗展馆,展出当地各种民俗饰物。 ……[详细] |
![]() | 万里长城依阴山、恒山、太行山、吕梁山之势,分为内、外两支,内长城建于恒山之阴,外长城建于阴山之阳。山阴县境内的长城属内长城,是山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它东起新广武,西接代县分红岭,依恒山之阴连接着内长城东段18个重要隘口,全长5.3公里。城墙高6.6米,底部宽6.5米,顶部宽3.5米,底部用石灰岩、青石质条石砌筑,其它用砖拼筑而成。长城依山而筑,碗蜒盘桓于山岭之上,蔚为壮观。在城墙的结合部、转……[详细] |
![]() | 平鲁南山文昌塔文化公园又称南山公园,分为文昌塔区、战国秦汉墓遗址保护区、石碑及出土文物保护展览区、四季植物公园区。中部为文昌塔区,主要建筑有文昌塔、牌楼、山门、戏台与看台及附属设施。西部为四季植物园,种植不同季节的植物、花卉。配有亭、廊、座椅等,由小道连接为一体。东部为战国秦汉墓遗址保护区、石碑及出土文物保护展览区,主要建有博物馆、碑廊、仿汉亭等。文昌塔于2008年10月竣工,塔为平面正八边形,塔……[详细] |
![]() | 汉武广场包括广武牌楼,汉武帝雕像。汉朝著名文臣武将的英雄雕像,古汉墓群。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汉文化和古代军事文化的魅力。为什么要在这里建汉武大帝的雕像呢?雁们关自古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汉武帝为了抗击北方匈奴的扰袭,曾亲自御驾亲征讨伐,汉朝的江山稳定发展强大,汉武帝君臣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为了纪念汉武帝及各位有功之臣,特意修建了汉武广场,现在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和旅游热门景点。……[详细] |
![]() | 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群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群(第四批省保)时代:战国、秦、汉地址:平鲁区井坪镇南山梁地带墓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均被森林覆盖。1986年至1991年为配合露天煤矿工程建设,在墓群东部地段发掘战国墓200余座,秦汉墓170余座,出土文物近1000件,专家、学者对该墓葬非常关注,认为这批墓葬应为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楼烦族”墓群。1994年以来配合小型工程建设发掘10余座战国……[详细] |
![]() | 张-古城遗址张-古城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战国、西汉地址:平鲁区井坪镇张-村西北古城北高南底,因地势而建,南北长600余米,东西宽380余米,城垣存高约3-4米的土梁。保存最好的地段为东南角,城墙高约6.8米,瓮城边长30米。1987年、1990年、1992年三次对古城实地调查,发现大量战国时期的陶豆、陶罐等残片,西汉时期的陶罐、陶壶残片,有少量石斧、石刀。……[详细] |
![]() | 威远墓群威远墓群(第二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右玉县威远镇树儿照村(威远旧城)周围威远堡古城,原为汉时中陵县,四周分布有许多汉代墓。威远汉墓群包括树儿照、南八里、进士湾诸墓群。在树儿照村东北隅的五侯山上,有墓冢封土堆40余座,每座高约2—9米,周长50—70米,最高的可达10米左右。在进士湾村、威远镇周围,封土堆达30余座,在此发现一些汉代的铜币、带钩、陶器等随葬品。在南八里村西南的坡地上,现存封土……[详细] |
![]() | 中陵古城遗址中陵古城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右玉县城西12.5公里威远镇西2.5公里处中陵古城为汉雁门郡中陵县城遗址,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筑。古城平面长方形,中有一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南北二墙各长1500米,东西二墙各宽900米,古城占地总面积为135万平方米。东、西、南、北四道城墙和中段城墙的城门遗址明显,但城垣面目全非,东南城墙被苍头河水冲去一角。城内地面暴露的汉……[详细] |
![]() | 沙彦珣墓沙彦珣墓(第二批省保)时代:辽地址:山阴县-庄乡沙家寺村东500米处沙彦珣,生卒年不详,山阴县沙家寺村人。始任圣都指挥使,累迁应州刺吏、大辽平军节度使。墓地南北长500、东西宽300米,封土堆无存。据明正德年间《大同府志》记载,正德六年(1511年)墓地曾出土碣一通,记载有墓主人姓名及官职等。现墓地存有长0.9、高0.7米的石羊两只。有石碣长5尺余,额篆书“沙公碣铭”。……[详细] |
![]() | 田蕙墓(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田蕙在明万历年间曾任通政使,晚年家居时撰修《应州志》,世称“田志”。据墓碑铭记,皇帝下旨修建此墓地。墓地占地2.6万平方米,由于常年瘀水、风沙侵蚀,暴露在地表的石人、石马、石碑仅有6块,余皆隐埋于地下。……[详细] |
![]() | 繁峙古城遗址繁峙古城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应县镇子梁乡城下庄村东北城址为长方形,长1120米,宽120米。城墙残高0.5—2米。1958年调查,地面暴露遗物有铜镞和陶豆、陶罐等残片。陶器纹饰为绳纹。未发掘。……[详细] |
![]() | 朔州城墙朔州城墙(第三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朔城区古北大街以南朔州秦时称马邑,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在此筑城养马,抗击匈奴。古城垣的建筑年代,创建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是在秦汉马邑城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迁朔州治于马邑,并在秦汉故城废址上重新筑城,朔州之名自此始。城为正方形,每面边长2000米左右。1983年6月调查,未发掘。残垣大部存在,残高……[详细] |
![]() | 杨莫岭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庄乡地处山阴县东南部,东邻应县,西连本县后所乡,北毗本县古城镇,南接忻州市代县。距朔州市50公里,距大同市80公里,距太原市200公里,距首都北京400公里。杨莫岭森林公园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坡区,地质古老,属恒山剥蚀断块高中山区,太古界变质火山岩沉积岩地层,中、北部为平川区,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气温8.3℃,地下水源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