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市 > 河北区旅游

河北区景点介绍

  刘髯公旧居时代:民国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建国道66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刘髯公(1893~1938),字仲儒,天津武清人,回族,著名的爱国报人。1924年与段松坡、薛月楼合作,创办《新天津报》。此后又陆续发行《新天津晚报》、《文艺报》、《新天津画报》、《新人月刊》等报刊。旧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带半地下室。整体气势宏伟、结构合理美观。占地面积2330.16平方米,建筑面积3607.5平方米……[详细]
  原奥国领事馆旧址年代:清末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建国道西端南侧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10月17日,奥国政府即命奥国驻华公使通知各国公使团,奥国应获得与列强相同的权利,也将在天津设立领事馆并开辟专管租界。光绪二十八年(1902)11月28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奥国驻天津署理领事订立了《天津奥国租界章程合同》,并划定奥租界的范围,直到1917年中国政府……[详细]
  马可波罗广场意式花园住宅建筑群时代:清末民初(1908—1916)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与自由道交口转角处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6月,意大利公使嘎里纳与天津海关道唐绍仪签订协议,从1908年至1916年历时八年建成一个完美,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马可波罗广场意式花园别墅住宅建筑群。砖木结构,均二层,带半地下室,共计6幢。该建筑群分三组,围绕圆形的马可波罗广场。各……[详细]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与光明道交口处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意大利在我国侵驻一陆军混战营,管佐士兵999人,其大部分均在天津,民国五年(1916)在意租界小马路(今光明道)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兵营。解放后为我人民解放军驻地,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警备区独立师师部,现为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天津总队一支队机关所在地。意大利兵营坐北朝南,原建筑东至水……[详细]
  造币总厂时代:1903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137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清代天津的通用货币种类繁多,交易时携带不便,后来因铸钱泛滥,彼此之间差价太大,造成货币使用的混乱。为了整饬金融和巩固封建统治地位,光绪二十八年(1902),袁世凯接任天津都统衙门后,任命周学熙为北洋银元局总办。周学熙先选址在离直隶总督衙门不远处的河北西窑洼大悲禅院护卫宫原址(今天纬路26号)建厂。清光绪二十九年……[详细]
  冯国璋故居时代:清末(1912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50号及大昌兴胡同8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冯国璋,(1857—1919)字华甫,河北省河间人。早年在保定莲池书院读书,后转天津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因得到袁世凯的赏识,随袁世凯在小站练新军。辛亥革命时,率军为袁攻下汉口,逼近武昌。袁任总统,冯任直隶都督、卫戍京都。1915年为袁率军南下,扑灭二次革命,任江苏都督,坐镇江南。转……[详细]
  扶轮中学时代:1918年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吕纬路143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天津扶轮中学建校近九十年来,学校培养出一批批各条战线上的专业人才和骨干力量,如天津早期的共产党员江震寰烈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清华大学教授陶葆楷、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姜思毅、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青等社会公认的教育家、学者、作家、著名演员、运动健将等。始建于1918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铁路中学。该……[详细]
  天津北站位于中国天津市河北区,它原本是北京局集团一个二等站。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将衙门设于大经路(今中山路)金钢桥头后,为推行新政、繁荣河北新区、摆脱老龙头火车站的租界管制而建。1903年,当时还是清朝末年,当时命名为新开河火车站,还曾经更名为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在1912年,已经是民国时期,当时天津北站更名为天津总站,可见当时它在天津的地位。在几年前,天津北站重新开始运营,已经可以……[详细]
  幸福公园位于天津靖江路与幸福道交叉口,公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并配备有各种健身器材,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花园不大但很热闹,有树荫有凉亭,还有大爷大0广场舞太极拳和京剧。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江都路……[详细]
  天津市扶轮中学(原天津铁路一中)始建于1918年,校史陈列馆初建于1988年。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校在挖掘整理、补充完善展室照片、资料、实物和改变展出形式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学校南楼重建,2011年10月重新开馆。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学校都会组织新生开展校史教育和青年党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时,学校经常利用校史馆现有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发扬……[详细]
  总参第一测绘大队队史馆始建于1989年,坐落于中山路畔,毗邻中山公园。史馆史料取材于总参原第一测绘大队。该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4年1月,是全军唯一一支从事野外高精度和急难险重大地测量任务的高技术战略保障部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徐向前元帅赞誉该队官兵是“为现代化建设测天量地的尖兵”。史馆先后接待兄弟部队、政府机关、中小学校等参观人员上千人次。队史馆内容分“大地之印”、“创……[详细]
  天津用电历史悠久,是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有电的城市。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融科技馆与博物馆于一体的电力专业展馆,由市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筹资建设.以“展不电力历史、传播电力科技”为宗旨,传承、弘扬百年天津电力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海河之畔意式风情区。所在地原为1904年“比商天津电灯电车公司”办公楼旧址,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馆共设“电的初识”“启蒙研……[详细]
  意式风情街是天津市著名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意奥风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电影如《南京!南京!》《非常完美》也曾在此拍摄。1.意式风情街的由来: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100年过去了,现在,如果你来到天津,漫步在海河边上,仍然可以看到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清政府和11国的代表,签订了屈辱的《……[详细]
  这座古罗马式建筑位于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内,并不好找,但却是原意租界中最大的建筑之一,也是天津市九国驻军兵营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外国兵营,全国此类建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据说溥仪在天津的时候还来过兵营“视察”,留了一张照片在静园中的展览室内能够看到。建于1925年的兵营,有宽阔的操场,及呈直角的两幢高大的三层坡顶楼房,各层楼前都有一丈多宽的走廊。建筑气势宏大,风格独特,至今保存完好,但也透着一份瑰异……[详细]
  美丽的海河之滨、著名的意大利风情保护区内(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30号),坐落着一座雄伟的米黄色建筑,明快的现代格调、浓郁的异国风情,成就了这座建筑的恢宏与大气,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以下简称规划馆)。规划馆比邻京津城际铁路终点天津站,与天津商业中心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隔河而望,不远处就是天津标志性建筑津湾广场,其建筑面积约15000㎡,布展面积约10000㎡,共分为3层、16个展区。展区简介规划馆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