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曲溪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九曲溪旅游线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贯穿于丹崖群峰之间,如玉带串珍珠,将36峰,99岩连为一体,构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的独特自然美景。九曲溪全长约9.5公里,水绕山行,山临水立,仰角适中,滩潭交错,身临其间,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画廊。乘上古朴的竹筏荡入山光水-中,抬头可见山景,俯首可观水色,……[详细] |
![]() | 武夷山一线天位于武夷群峰的西南端,是武夷的最奇的岩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称号。一线天,存在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里面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为灵岩洞,中为风洞,右为伏羲洞。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详细] |
![]() | 下梅古民居位于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以东8公里处的下梅村,面积9.6平方公里,总户数600多户,总人口2800多人。下梅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又是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完整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民居70余幢,有着深厚的民居文化和茶文化底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村落,已成为武夷山旅游业的新亮点之一。区内山清水秀,交通便捷。早在新石器时期,下梅村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详细] |
![]() | 导 游: 在三曲溪北,孤峰耸峭插天,峰下溪水萦回,峰腰有真武洞,洞口有枯楂,传为姜太公垂钓之所。对岸有宴仙台、小藏峰诸胜。介 绍 上一站:玉女峰 小藏峰的船棺相传是古越人造屋留下的遗址,而考古工作者认为是古越人的悬棺。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武夷山一带就有古越人在此繁衍生息。 古越人习惯聚居于溪海洋污染山谷之间,善于伐木造舟,船是他们生活和生产中最珍贵的东西。当有人死去时,人们就用一根粗大的楠……[详细] |
![]() | 介 绍: 又名玉华洞、升仙洞、幽微碧玉洞天。据传原产茶叶极佳,故名。接笋、隐屏、玉华、仙游、清隐、仙掌诸峰环护如屏,人在洞中如隐井底。唐时曾建石堂寺于此。宋代刘衡、明末黄道周、清朝董天工等曾隐居于茶洞,有留云书屋、望仙楼等遗址。南北有二蹬道,可分别登临接笋、天游二峰;福建武夷山……[详细] |
![]() | 万春园系宋时万春庵旧址,庵废后辟为茶园。后来利用此地较清幽的环境,建成一处园林式的植物园。园内遍植热带、温带、中亚热带、植物和各类珍稀花卉达2000余种,并收集了100余种名贵兰花,精心制作了大量的盆栽、盆景,与一曲溪畔诸峰岩交相辉映。观景小径两侧的各类植物浓荫蔽日,藤本植物互攀如网如织,千姿百态,四时常青。在万春园内可以观武夷茶文化表演,品武夷岩茶。万春园入口处矗立着一尊汉白玉雕像,是明代地理学……[详细] |
![]() | 武夷山马头岩,因岩石形似马头而得名,海拔425米,相对高度83米。旁有磊石岩,像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开的巨花。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悟源涧等景致和磊石庵、凝云观等建筑。北可至天心,南可达天游,东则可穿马子坑至游览干线或可至武夷宫、兰汤。东起大王峰,南起天游峰,西起三仰峰,北起大红袍景区(九龍窠)。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茶科所老所长的带领下,由于肉桂的亩产量高,政……[详细] |
![]() | 介 绍: 上一站:并莲峰 上下水龟,为八曲溪中巧石,极似双龟嬉水,一为上水龟,一为下水龟,相映成趣,隔岸有骆驼峰、象鼻岩诸峰; 此外,还有上水雄狮、象鼻岩、骆驼峰、青蛙石、猫儿石、海蚧石等景点,神态逼真,惟妙惟肖,宛如水上动物园;福建武夷山……[详细] |
![]() | 大红袍景区AAAA 大红袍景区因出产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红袍茶而得名,景区的景点之一就是大红袍茶树,大红袍还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武夷山“大红袍”被列为武夷岩茶之首。大红袍母树,就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岩峭壁上,这里日光短,多光反射,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据说:“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红绿相间,香气馥郁,香高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大红袍景区山壁有“大红袍”三个朱红大字。大红袍枝叶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详细] |
![]() | 四曲处的大藏峰,秀拔奇伟半壁斜入水中,遮天蔽日。上有金鸡洞,从七曲飞来的金鸡就住在洞中。峰下是卧龙潭,碧水无旋,深不见底。西为仙钓台,恰似一艘万吨巨轮正要起航。还有平林渡、御茶园、小九曲、试剑石、题诗岩等景点;平林渡是西时去天游峰的渡口,石壁上刻有“庞公吃茶处”、“应接不暇”。庞公为明代福建建州太守,他微服到此,见有僧人以好茶待客,便坐下想喝口好茶。由于人多太忙,让他等了很久。庞公品茶后,写下了“……[详细] |
![]() | 介 绍: 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被列为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1996年12月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省已发现的古城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汉代古城址,也是我国江南地区比较完整的一座; 城村汉城由三组东西走向的山岗和高胡坪组成。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地面保存着较好的夯土城……[详细] |
![]() | 白云岩,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又名灵峰。在九曲的西北,与八曲的三教峰比邻相处,巍然云际,故名。白云禅寺位于白云岩的峰腰。九曲筏游时骋目北望,可以看到构筑在溪北白云岩的这座同名古寺庙。寺庙傍崖临溪而建,形态犹如一座悬空庙。如要涉足庙中,则需通过星村大桥,顺山路往东北而行约半个小时后抵白云岩之麓,再拾级而登即可到达。寺始建于明代,后屡焚毁,1994年重修竣工。寺庙沿着白云岩腰际的一条狭长的岩罅顺势而营……[详细] |
![]() | 武夷山城村汉城,又名古粤城、闽王城,位于武夷山景区21公里,紧靠南武路。城址面积四十八万平方米,城内是王公贵族居住的宫城大量的官署、住宅、作坊、墓葬等遗址分布在城外。此城系闽越先民在地老天荒中创造的遥远的一章。尽管殿宇楼台王侯第宅,随着斗转星移早已灰飞烟灭但龙虎之威依稀犹存在遗址附近还建了一个占地15亩的福建省闽越王城博物馆。整个建筑主体分成了一个门厅两个主展厅、两个回廊,是一个典型的仿汉建筑。博……[详细] |
![]() |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AAAAA ![]()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享有“碧水丹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之美誉。奇峰、秀水、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让人流连忘返。景区全年皆景,四季不同,阴晴风雨,亦幻莫测。主要景区有云窝-天游景区、九曲溪竹筏漂流景区、一线天―虎啸岩景区、武夷宫景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五大景区。武夷山风景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