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铜殿位于武当山太和殿前小莲峰转运殿内。铸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面阔三间2.7米,进深一间2.62米,高2.44米,单檐悬山顶,仿木结构,穿斗式构架,瓦面铸成整块平板坡形,各部构件均以榫卯相接,前壁开四抹头球纹格芯格扇门4扇,中绦环板铸成镂空花纹图案,殿内后壁设一小神台,置九尊铜像。铜殿安放于石须弥座上,格扇、柱子、梁枋、瓦底等构件上,都铸有各地信士舍资捐铸构件事宜的文字,其中“大元国……大……[详细] |
![]() | 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位于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1951年5月,中南军区在羊楼洞组建第七预备医院,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在创建后的五年里,共收治抗美援朝战争前线伤员和中南军区内部伤病员六批1200多人,经医治无效死亡142名,全部安葬在老营盘茶山上,形成现有的烈士墓。墓坐东朝西,12排142座,其中137座有碑文,记录了每位烈士的籍贯、所在部队番号和……[详细] |
![]() | 戴家场秋收暴-动纪念地及纪念碑位于洪湖市戴家场镇烈士陵园。1927年9月10日(农历8月15日)晚,由中共鄂中特委和沔阳县委的负责人肖仁鹄、邓赤中、刘镜珊、娄敏修、刘绍南等组织发动戴家场秋收暴-动,打响了鄂中地区武装起义的第一枪。中共洪湖县委和县政府于1985年在当年的暴-动地涂家花园附近修建纪念碑。纪念碑高13.7米,基座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砖砌实体,碑身碑座分别以水刷石和水磨石抹平。碑身阳……[详细] |
![]() | 庞湾窑址位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河村,明代窑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窑炉六座,已发掘三座,发现淘泥池、炼泥池、储泥台等作坊遗迹。出土大量遗物,主要为瓦当、滴水、板瓦、筒瓦、勾头等琉璃构件和匣钵、支钉、垫砖等窑具。出土的“和记”铭文琉璃瓦件尺寸、胎质、釉色都与武当山五龙宫、玉虚宫现存的瓦件标本相符,故该窑址应为明代专供武当山琉璃建材的窑场,且为皇家琉璃窑场。该窑址证实了武当山古建筑群大部分材料均……[详细] |
![]() | 西汪家湾革命旧址位于红安县华河镇新庙村西汪家冲。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曾居住于此,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设于此。现旧址群内有:刘伯承住处旧址,坐东朝西,面宽12.5米,进深13.7米,总面积171.25平方米,砖木结构;邓小平、李先念住处旧址,坐北朝南,面宽29.7米,进深15米,总面积450米,砖木结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坐东朝西,面宽12.5米,进深13.7米,总面积137.……[详细] |
![]() | 黄石北伐军二十军军部旧址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八泉街,东南长21.9米,西北宽22米,建筑面积481.8平方米。原为华记湖北水泥厂办公楼。1927年7月17日,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东征讨蒋”,抵达黄石西塞山,军部设在该处。北伐军在该处同周恩来晤谈,认清了蒋介石、汪精卫的-本质。当晚,北伐军在军部驻地召开团以上军官会议,随后,进行军规整顿。7月20日,北伐军撤离,从黄石港乘船向九江进发,不久参加了……[详细] |
![]() | 汉口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5号,建于1905年。从1927年1月1日起,国民政府正式在汉办公。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设于该楼,外交部长为陈友仁。在中国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伟大历史壮举中,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旧址占地面积约为464平方米,属于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三层砖混结构,立面对称,居中为二柱宽柱式门廊,门廊两侧有小型花坛。该旧址对于研究武汉国……[详细] |
![]() |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东西山墙开有两个侧门,108间厢房镶嵌在三纵三横网络之间,36个天井自成单元。……[详细] |
![]() | 水磨畈遗址位于京山县三阳镇三王城村,商周、汉代遗址。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的陶片、瓦片和红烧土。遗址上层遗物丰富,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黄、橙陶和极少的夹砂红陶;纹饰主要为绳纹、弦纹,有少量网格纹、刻划纹和麻点纹;器形有罐、盆、瓮、缸、甑等,另外,板瓦、筒瓦和绳纹砖等建筑材料数量亦较多。下层土质紧密,含有少量绳纹红陶片,……[详细] |
![]() | 谢家老屋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龙水村。建于1920年,由时任四川雅安县令的谢明正修建,因其宅基原是一丘块大田而名“大田庄”。坐东朝西,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瓦顶,主体前后两院。两院间设栏墙门垛,门亭隐于垛墙后。正屋阶檐石栏墙上楷书阴刻清进士谭龙章书朱子治家格言及其题跋。建筑后崖壁上楷书阴刻“大田庄”三个大字,字大一米见方。谢家老屋具有良好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形态,建筑内部……[详细] |
![]() | 北泰山庙墓群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东周时期墓群。由吉家院墓地、秦家坡墓地、龙脖墓地、傅家院墓地、水牛坡墓地、王家垭墓地、三座山墓地等组成,面积200多万平方米。主要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甲”字形竖穴土坑墓、砖室墓及车马坑等。1987~2011年进行多次发掘,清理墓葬580余座、车马坑1座,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主要有陶鼎、敦、壶、缶、豆、盘、铜鼎、戈、剑、矛、削刀、镞、车构件、盖弓帽、玉……[详细] |
![]() | 周道一塔位于麻城市龟山乡大坳村。明代石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坐北面南,仿木斗栱榫铆结构,共六层,用条石砌成,高三丈,直径一丈,成六角圆锥形。一层以上每层内收,一至五层每层檐下为斗栱和浮雕花纹,檐作瓦楞状,塔门上方有阴刻篆书“大同”二字,塔刹为石质莲花座宝瓶顶。塔右前竖立石碑一块宽3尺许,高8尺多,碑文为阴刻楷书,从右至左直书“赐进士给事中梅之焕题书、明禅师道一之塔、万历壬子十月初十日……[详细] |
![]() | 肖家山墓群位于枝江市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东周、汉、晋代墓群。包括肖家山墓地、杨家山墓地、谢家山墓地。肖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二组,面积约10万平方米,墓葬分布密集,已发掘23座东周、汉、晋时期墓葬。杨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三组,面积1.3万平方米,采集标本有泥质灰陶豆柄、器口沿、器腹片等,属东周时期墓地。谢家山墓地位于七星台镇肖家山村四组,面积2.8万平方米,地表暴露墓葬7座,皆为竖穴土……[详细] |
![]() | 九女墩在东湖西北岸。相传太平天-占领武昌时不少获得解放的妇女参加起义。后清军反扑,于城郊大肆-,有女兵九人,不为敌威所屈,在此英勇抗击,壮烈牺牲。乡人将其遗骸合葬于此。时为避清政府-,故不称坟而称墩。建国后,加以培修,在岗顶墓前建有70平方米的层台,周有护栏,南有36级台阶,中立雄伟纪念碑,上镌-、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张难先等所写碑记和题词。碑顶悬挂银铃,风振铃鸣,配以拍岸怒涛,颇具当年女英雄……[详细] |
![]() |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