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山垴遗址位于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桃林村,商周时期遗址。分布于仙姑山、涂角山、孵鸡山、长山、长山垴5个山包上,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3米。2008年考古发掘,在长山垴发现东西走向壕沟两条,相隔20~30米。壕沟口宽5~10米,底宽3~7米,深1.5~2米。壕沟内文化堆积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草木灰,红烧土块及陶片。在遗址中部发现有夯土台阶。该遗址布局很有特色,对研究鄂东南地区青铜时……[详细]
  玉皇阁位于荆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荆北路玄妙观内。玄妙观始建于唐贞观九年(635),原在城西北,元至元五年(1339)迁现址,并赐额九老仙都宫,明正德年间遭火焚,一度改为书院,嘉靖年间复为观,清代增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山门、玉皇阁、紫皇殿。玉皇阁,始建于嘉靖年间,万历八年(1580)维修。面阔、进深均为三间12米,三重檐四角攥尖琉璃瓦顶,抬梁式构架。铜铸宝顶。四壁砖墙封……[详细]
  白龙洞猿人遗址位于郧县安家乡东风村神雾岭东坡,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口朝东,高2·4米、宽2·6米。洞内为堆积物填充,深度不明。洞底高出河南约40米。1975年、1977年、1982年4次发掘,堆积共分3层:上层为棕褐色粘土,厚约0·2米;中层为浅褐色含粗砂粘土,厚约1·5米;下层为黄色砂质粘土,厚约1米。中层含化石最为丰富。出土8枚猿人牙齿化石、19种伴生动物化石及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片、……[详细]
  安家大屋位于英山县陶家河乡严坳村。清代建筑群,由安家新屋、安家老屋、武陵第三栋建筑组成。安家新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099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四进院落,中轴对称布局,共有房屋99间半。安家老屋: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三进院落,有大小天井6个。武陵第: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该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是研究湖北乡土建……[详细]
  在十堰市瞿家湾的小山上。寺旁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如龙双睛,寺前萦绕曲流的马家河,似龙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毁修多次。现存前后三重大殿和东西厢房。前殿内四大天王像,系巨石所雕,魁伟威武,极为壮观;中殿门前“重建回龙寺记”石碑,制作精致,刻字工整;后殿楼上尚存大幅彩色壁画,耐人欣赏。寺外左右有小巧古朴的泰山庙、娘娘庙和明建照北塔,山下周围,果树林立,花开和结果时,姹……[详细]
  何羽道烈士墓位于汉川市南河乡凤凰村兰家岭湾。何羽道(1882-1928),字翼人,湖北汉川人。1906年东渡日本求学,加入同盟会。1917年回国,在武昌中华大学等校任教。后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监察委员、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牺牲于汉口。墓建于1985年,坐东朝西,水泥浇筑,砌有围墙。墓碑高4·06米,碑文为-题写,碑阴刻何羽道……[详细]
  韩先楚故居位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复兴村。韩先楚(1913~1986),红安人,1927年参加农民革命,1928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授上将军衔。该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两间,深一进,砖木结构,石块基脚,前檐墙为青砖墙体,东山墙及后檐墙均为土坯墙,屋面小青瓦铺盖,硬山顶,总面积59.5平方米。该故居是韩先楚成长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详细]
  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太子镇老街,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学生兼候选县丞李枫泉、李超凡二人提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由主屋、侧屋、后院组成,占地十余亩,后在1930年被毁,现存建筑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60米,为单檐砖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滚龙屋嵴。宗祠内有戏台、看台、天井2个、正厅、后厅及神龛。该祠对于清代祠……[详细]
  景陵古城墙位于天门市竟陵街。明初,天门筑有土城墙,洪武二十二年(1389),城墙被洪水冲毁,成化十一年(1475)知县张继宗重筑土城,环湖为隍,正德九年(1514),知县陈良玉沿土城修建砖城。清顺治十一年(1654),增建城门楼四座,清雍正四年(1726),对城墙进行了修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城墙惨破坏。现仅存北门城墙一段,长约50米,高4米,为长方形灰瓦错缝平砌。该城墙是天门仅存的一段古城……[详细]
  王氏老屋位于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736平方米,由正屋、横屋组成。正屋坐南朝北,面阔五间,深四进,青砖筑体,硬山青瓦顶,一字式山墙,八字形面墙,檐下以砖砌成倒须弥座式,通饰斗拱彩绘,一、二、三进为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四进为穿斗木构。横屋依正屋东墙而建,大门顶饰砖质贴面门楼,面阔三间,通深四进,各进巷门与正屋连通,装饰基本与正屋相同。该老屋对研究清代鄂东南山区乡土建筑布局、结构与……[详细]
  步青桥及字库塔位于利川市毛坝乡青岩双泉村。步青桥建于光绪元年(1875),南北向跨太平河支流。单孔石拱桥,长21.4米,宽4米,孔跨7.2米,拱券纵联砌置。字库塔位于桥北,六角三层楼阁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层西壁辟窗,额题“步青桥”、三层西壁阳刻楷书“字库”。步青桥南有当年修桥的国子监太学生刘玉成及其家族墓地。步青桥、字库塔是川盐东运通道上的重要人文景观,对于研究川鄂盐运史、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详细]
  蒲圻城墙位于赤壁市区。始建于唐贞观七年(633)。历代均有修缮,现城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周长3.5公里,城墙高7米,厚5.3米,设“聚奎”、“迎薰”、“丰乐”、“宝城”、“通汇”、“拱极”等六座拱券式城门,高5.2米,宽4.4米,深5.3米,券石纵联砌置,三券三伏。城楼、“宝城”、“丰乐”门及部分城墙被毁。蒲圻城墙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石城墙,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县级城市防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详细]
  大晟庵箭楼位于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清代建筑。由箭楼与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箭楼共四层,青砖砌筑,小布瓦顶,墙厚0.7米,墙面上,不规则分布着八个窗户和数十个箭孔;箭楼顶部中心梁上有“大明正德元年立”、“大清乾隆九年重修”等墨书铭文,以及红黑相间的太极图案。东西厢房为抬梁式木架结构,两侧硬山及前檐下均绘有图案。该建筑为研究武当山道教文化对周边建筑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以及防御性建筑的……[详细]
  金枝寺位于江陵县。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前,有个名叫金枝的公主病了,卧床不起,吃了不少的药也不见好转。皇帝急得不得了,一天到晚为女儿的病担心。眼看公主就要死了,这天,突然来了一个和尚,自称能医治天下百病,皇帝就叫他给金枝公主看病。和尚把一颗丸子让公主吞下,不一会,只见公主面色由百转红,慢慢地睁开眼睛能说话了。皇帝顿时满面笑容,要当面重谢。可是这和尚蛮古怪,他一不爱财,二不要官,只要皇帝帮助……[详细]
  谭氏宗祠位于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76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自前至后逐步抬高,有门厅、前厅、后厅、祖堂及配房、厢房。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梁柱、枋、门、窗施多种图案木雕构件。该宗祠是鄂东南富水沿线现存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公共建筑。(第五批)1930年3月,通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召开一、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了政府主席,通过了土地法令,成立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