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水文庙位于利川市谋道镇龙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间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厢房。大殿面阔三间13.7米,进深8.7米,木石砖结构,基址全系青砂条石垒砌,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次间穿斗式构架。该建筑是鄂西土家族地区保存较好的文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工艺上,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交流的建筑艺术成就。(第五批)……[详细] |
![]() | 斧头湖窑址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斧头湖北岸法泗乡、范湖乡、安山乡、河垴乡境内,五代-元窑址群。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84年发现39座瓷窑,其中馒头形窑堆34座,龙窑5座。窑堆高者达12米,底部直径约15米,龙窑一般长30-40米。采集瓷片质一般呈红褐色,釉色有绿、青、黄、黄褐、黑等,器形有带流罐、橄榄形罐、平底碗、矮圈足碗、注子、缸形器等。窑具有和筒形匣钵和带乳钉的支圈,以叠置仰烧法为主。(第三批)……[详细] |
![]() | 陈子墩遗址位于蔡甸区永安镇古迹岗村,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锛和铜刀、镞、矛、剑、锥及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褐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器形有鼎、碗等,属石家河文化;商周代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有少量夹砂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及网坠等。(第三批)处湖边,面积3000平方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米。属湖北省文物保护单……[详细] |
![]() | 石女山遗址 位于京山县永隆镇石女山村,该遗址地处平原地区的独立山头之上,山顶为一不规则的圆形,地势平坦,面积约7000平方米。遗址除东部为小丘陵外均为平地。遗址东南有田家湾遗址、田家山遗址,北部600米有拜将台遗址,西600米为陈家挡朱家湾。该遗址文化层厚约1.2米,采集标本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铲,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少量黑陶和红陶,纹饰多为素面, 少量绳纹。器形有鼎、碗、钵、罐和绳纹板瓦、筒瓦……[详细] |
![]() | 彭楚藩烈士墓位于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办事处西山灵泉寺后。彭楚藩(1884-1911),湖北鄂城人,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之一。曾参加日知会、共进会、文学社等革命团体。1911年9月被推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军事筹备员之一。1911年10月9日晚,与蒋翊武等商量起义时被捕,翌日牺牲。1934年迁葬于此。封土底径6.3米,高1.6米。墓前立碑及石柱架,墓后挡土墙嵌纪念碑。(第一批)……[详细] |
![]() | 石牌戏楼位于钟祥市石牌镇老街。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建。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室。前台面阔4米,进深3.1米,单檐歇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上为戏台、下为过道;后室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一间5.9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楼内存嘉庆八年(1803)、九年(1804)、十七年(1812)及道光二年(1822)等戏曲班社题字20余条。(第三批)……[详细] |
![]() | 黄州文庙位于黄冈市黄州区胜利街61号。清代建筑。黄州文庙为黄冈县学宫的组成部分,原规模较大,始建于明代,现仅存的大成殿为清代重建。大成殿俗称考棚,座北朝南,面阔五间20米,进深三间17米,高近15米,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砖、石、木混合结构,木质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鼓墩性石质柱础,下层砖墙封檐,上层设槅扇。黄州文庙是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对研究当时建筑工艺水平以及科举考试制度等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详细] |
![]() | 西湖桥位于孝感城区西门外正街,始建于明代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距今大约600年历史。东西向跨古护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9米,宽6米,孔宽7.4米。拱券纵联砌置,麻条石铺桥面,两侧石忘柱栏板,柱顶饰以花瓣纹。桥头原建有牌楼,楼额上题书“帝子亭骖”四个大字。该牌楼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所毁。西湖桥是孝感古八景之一。2008年该桥被湖北省颁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土城遗址位于天门市石河镇土城村土城湾,西周遗址。面积约4.2万平方米。城垣平面形状略似鞋底状,南北长约510米,东西最宽处约280米。城垣外有壕沟遗迹,宽80-100米。夯筑城垣残高约4-6米,顶宽4-6米,底部10-20米。1982年、1989年两次试掘,发现整个城垣体构筑在石家河晚期文化层之上,城垣包含物中时代最晚的可见西周陶鬲残片。城内有大面积西周文化堆积和遗物。(第一批)……[详细] |
![]() | 周家大屋位于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管委会楠竹厂。建于清代。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有房屋100余间,天井30余个。坐东朝西,采取以正屋为轴线,侧屋分布于正屋南北两侧巷道的对称布局,互设堂屋,按左为大的顺序排列,总体上形成南北拱卫的形式,平面布局呈“井”字状。正屋中厅尚存“旌表节孝”、“晋秋绎师”两方木匾。该建筑功能设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鄂东南自然农业经济条件下的典型居住形式。(第五批)……[详细] |
![]() | 老猪林遗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乡刘逊村西100米,新石器时代、商、西周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1·5米。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纹饰有划纹,器形有鼎、罐等;商代陶片以泥质红褐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鬲、盆、尊、缸等;西周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褐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绳纹、乳钉纹,器形有鬲、豆等。(第三批)……[详细] |
![]() | 雀岩墩碑屋位于利川市谋道镇寨坝村。碑屋是一种将墓葬建在堂屋之后的特殊建筑。雀岩墩碑屋建于1929年。坐西朝东,由碑屋、墓冢、墓碑组成。碑屋为四列三间木构楼房,面阔15米,进深7.44米,悬山青瓦顶。墓冢石砌,设在碑屋堂屋之后,顶部建廊房。墓碑设于堂屋后壁,高约3.8米,圆首。该建筑是目前鄂西、川东地区唯一保存的碑屋,对于研究土家族人的生死观念以及丧葬习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五批)……[详细] |
![]() | 红色战士公墓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在武汉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至1929年春,被屠杀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革命群众近千人。烈士牺牲后,遗体有的由家属、亲友认领安葬,有的无人认领,被弃于刑场。目睹烈士们曝尸刑场、无人收殓的惨烈情景,共产党员陈春和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带领几位工人划船过江,趁夜潜入汉口济生善堂广坪、余记里空坪和武昌文昌门外等地的刑场,冒险……[详细] |
![]() | 太白顶塔林位于随州市桐柏山太白顶风景管理区,清代塔林。分东西两个塔林,分别有7座塔、3座塔。10座塔均为和尚墓塔,除1座用自然石块垒砌外,其余均用人工凿制的规整石材砌成。塔身三至八层不等,最高7.5米,最矮3.08米。分楼阁式塔和喇嘛式塔两种,并有空心和实心之别。其中2座塔身下嵌有石碑,记载墓主法号和下葬纪年。该塔林整体布局合理,建筑别致,保存较好,为研究当时的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详细] |
![]() | 红军堤位于潜江市周矶街道办事处工家村。1931年6月,田关河溃口,贺龙率红九师两个团,组织4县2万多民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修筑起长19公里的大堤,堵住了洪水。群众取名为“红军堤”。1949年后,潜江县人民政府为红军堤立碑,上刻贺龙题词。现存红军堤高6.5-7.5米,顶宽4.5-8米,堤脚宽45-50米,至今仍起着防洪作用。它是红军与当地人民血肉与共的见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