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 > 南漳县旅游

南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甘溪民居位于南漳县巡检镇甘溪村。建于清代。共两栋,形制相同,均坐东朝西,砖、石、木、土混合结构。中轴对称布局,二进院落。共有房屋56间,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该建筑为鄂西北的典型民居,是研究湖北乡土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第五批)……[详细]
  点子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任家庄北山嵴上。清代山寨。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三面为悬崖峭壁,仅有一条小路通往山寨,在山嵴和山主体之间建寨墙及寨门,把山寨和外界完全分开,形成两重防御体系。该寨是南漳山寨中防御体系最完善的古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东巩民居位于南漳县东巩镇口泉村。清代建筑群。由蔡家棚民居、田家湾民居、蔡家老屋三处组成,共6栋,337间,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50平方米。这些民居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的文化多样性。(第五批)……[详细]
  临沮城遗址位于南漳县胡营镇临沮岗村杨家洲东北,汉代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云纹、压印纹、方格纹,器形有罐、盆、瓮、缸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详细]
  关帝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杜家坪村。俗称老寨,清代山寨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寨墙石构。寨内有房屋40间及一座关帝庙。保存有碑刻6块。寨外设卡,并建有房屋30余间。该寨是湖北省现存较完整的古山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板桥民居位于南漳县板桥县冯家湾,清代。现存房屋105间。有五个大门,前后为三进院落,院与院、房与房之间以回廊、门洞贯连相通。系辛亥革命时期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长、国务总监冯哲夫先生的祖居。(第四批)……[详细]
  雷公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口泉村。清代山寨遗址。依山势而建,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全石砌筑。寨墙宽大厚实,设有东、南两门。寨内有房屋35间。该寨是湖北省现存较完整的古山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凉泉墓群位于南漳县板桥镇凉泉村。清代家族墓地。墓地平面呈半月形,由墓、围墙和门栏三部分组成。墓前建有二级拜台,中部设有进墓园踏步。墓地内埋葬着清代陶姓进士及其子。(第五批)……[详细]
  张家寨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上泉坪村。清代山寨遗址。东西长242.5米,南北宽24~25米,寨内存石房屋136间。该寨是湖北省现存较完整的古山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襄定王墓位于南漳县龙门镇古林坪村牌坊山北,明代。封土直径约100米,高50米,外围残存一道石扎墙基。原有神道、祭祀堂、亭台等。现仅存石碑2块。(第三批)……[详细]
  山家寨遗址位于南漳县板桥镇灵观垭村。清代山寨遗址,建于嘉庆年间。平面呈圆形。全石砌筑。该寨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山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青龙寨建于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该寨三面悬崖陡峭,背靠青龙山,所有建筑均用青石板垒砌而成,寨堡、寨垛至今完好无损,其建筑别具一格。主寨与对面赤龙山的小寨一大一小、一方一圆,象征着天地合一,阴阳相配。小寨建筑为圆形,南北分设寨门;大寨为长方形,沿岩顶分层而建,是按照八卦的有关数据设计的,大寨的西门正上方有3米高的箭楼,门后为指挥台,正方设有一排炮孔,外侧设有观察窗和射击孔,门前有平台,专门……[详细]
  虎洞寨遗址位于南漳县巡检镇胎坪村虎洞山。清代山寨遗址。筑于一天然溶洞内,面积约500平方米。寨墙筑于洞口,条石砌筑,长约20米,高5~8米。寨外设有寨卡,寨卡和洞口之间有石阶相连。该寨是湖北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洞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沉坡寨遗址位于南漳县巡检镇不二坪村。清代山寨遗址。依山势而建,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通长12.5米,宽80米,设有西门、南门。寨墙石构,内侧设环墙巡道,顶部设垛口。该寨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山寨之一。(第五批)……[详细]
  松树林墓群位于南漳县板桥镇双龙寺村。清代家族墓地。共有墓葬5座,均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形制相近。墓冢前均围护有半月状围墙,前面横列雕花栏板,板间由立柱相连,墓冢多呈圆形,以弧形条石围砌,冢前均立重檐或单檐碑亭。(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