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旅游

金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义乌东阳素以木雕闻名,宋时盛极一时,至明清更是登峰造极。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层次分明,无论浮雕还是深雕,无不精美绝伦。史家庄花厅为一厅三堂结构耗时三年完工。几乎就是东阳木雕之集大成者花厅主人叶樟朝,幼年丧父,年少时,到怀鲁的舅舅家做客,其舅舅为怀鲁一富,建有豪宅。舅舅常出言相讽,料定外甥不会有出息,不能建造华堂。叶樟朝长大后发愤图强,在上海等地经营火腿生意,后来成为史家庄的首富。1909年,叶樟朝开……[详细]
  坐落于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洪塘里村“蒋氏宗祠”,祠堂共有前后三进,前排门楼9间,中厅5间,后进9间,两厢共26间,计1758m2。始建于明朝隆庆初年(1567年),隆庆末年完工(1572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岁次八月竖寝室,十月建享堂及拆其厅料,十一月建两庑,十二月竖门楼,岁暮而止。次年因物力已竭公议且停,又过了三年打石板为砌阶沿、门限、石鼓之需,又过了三年而备门扇、窗棂、楼栅之料,又过了三……[详细]
  西津桥位于永康城西,横跨永康江上。这里在600多年前是个渡口。著名的“西津晚渡”就出在里。每当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立在船头,远处燕子低飞,眼前鹜鸭争游,景色分外艳丽,是永城八景之一。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始建成一座木造结构桥梁。此后屡坏屡建,最后一次修建于清嘉十二年(1807),并在桥头立了一块《西津桥志》石碑表彰。这次修建不仅已复旧貌,而且比先前更坚固更雄伟了。西津桥设计巧妙,造型奇特……[详细]
  邵飘萍旧居即邵飘萍旧居陈列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古子城内浮桥街89号,是一代报人邵飘萍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飘萍旧居分前后两进各三间,以天井隔开。邵飘萍旧居,是这位革命伟人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这幢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金华市文物局于2012年开始着手开展旧居的整体维修工程,2014年维修工……[详细]
  花街大夫第(含正心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大夫第,明代,坐东北朝西南,现存建筑为前厅、茶亭、后厅。前厅(又称大厅),面阔五间,悬山顶,进深为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梁袱月梁造,梁下施丁头栱,檐下斗栱为丁字重栱。前厅与后厅之间为过厅(茶亭),两侧设木栏板、木格窗。后厅,原为五开间,现只存明间,梁架为五檩四柱,用中柱前为三架梁后为双单步,梁下均施丁头……[详细]
  毓英塔位于武义县白洋街道,年代为明。毓英塔是一座保存较好的明代风水塔。矗立在鲶鱼山上的毓英塔与明招山遥遥相对,建塔时间略早于武义县城塔山的发宝象龙塔。万石院塔,又名毓英塔,位于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万石院村,塔为明万历癸酉年(1573)建筑。塔为砖砌空筒式结构,六面七级,高约二十米,塔隔面开窗,立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每层腰檐采用平砖与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塔顶用砖层层叠收,底层开一拱卷形门洞,塔座石……[详细]
  赤岸朱宅建筑群位于义乌赤岸镇朱店村,由明代荐叙堂、清代六房厅、清光绪年间的大夫第及民国年间增建的重厢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45平方米,建筑面积5409平方米。该建筑群坐北朝南。大夫第为清代理学传人朱一新及其弟朱怀新的宅第,由大夫第门楼和前后两座十八间名葆真堂、约经堂组成。民国时期在西侧扩建双宝轩、宝宣堂两座三合院,总占地面积约1929平方米。大夫第门楼左侧为清中建筑六房厅,由二进三开间左右厢……[详细]
  冯雪峰故居,位于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故居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坐东朝西南,为前后二进五开间二楼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为255平方米。大门前左右各植雪松一棵,右侧立长方青石碑一块上面阴刻-题写的“回忆雪峰”,门边墙上镶嵌有丁玲题写的“雪峰故居”黑色大理石匾。进入大门,天井中是一座冯雪峰半身铜像,左右各有二间厢房,门厅明间为抬梁式,其余各间为穿斗式。二楼供家居,前檐设槛窗。后进为厅堂,……[详细]
  汤溪城隍庙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汤溪县第一任知县宋约所建,现保留的城隍庙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占地面积约2.26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也是朝观古圣先贤的旅游胜地,其建筑构件雕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欣赏价值。现被人们誉称为“江南第一庙”。城隍庙马腿、斗拱、花牙子以及大部……[详细]
  昌文塔,位于磐安县安文镇惠化庙后的梅枝山(又称马鞍山)上。建于明朝万历丁未年(公元1607年)六月,历经沧桑仍岿然屹立。当时,建造资金由安文陈姓募捐,是一座风水塔,意为使安文昌盛,故名“昌文”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43.68米,围24.68米,墙厚1.5米。用条石砌基脚,以特制专用青砖砌墙,石灰嵌缝,外用石灰粉刷,是六棱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每层之间有搁檀,上铺楼板,沿楼梯盘旋可达顶层。塔身……[详细]
  徐震二公祠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也是永康市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祠堂,为永康市重点文特保护单位。徐震二公祠位于市区武义巷内,规模宏大,占地1512平米米。祠堂分前、中、后三厅,每厅为五开间。三个厅的明间、次间、净间的梁架均为抬梁式。前厅正门系三层牌楼式结构。墙面全部用于青色水磨砖砌成。还有两块长方形额枋,上以荷花、葡萄等花卉立体图案镶框,两侧假边门上,各嵌有一块左为琴棋,右为书……[详细]
  黄店刘氏四祠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年代为清。刘氏四祠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刘家行政村,由宝训堂、燕翼堂、敬承堂、与耕堂组成。4座古祠堂,最早的始建于明代,最晚的建造于清乾隆年间。刘家村村民以刘姓居多。据刘氏宗谱记载,刘家村刘氏始祖为唐大中节度史刘巨容,元代由刘孟节从建德师源迁居此地。村里明清至明国民居、厅堂建筑众多,其中这4座古祠堂保存较为完整。更难得的是,刘家村至今保持着沿袭下来的銮驾祭祖的新年习俗。史料……[详细]
  铁塔位于塔山云黄山麓的双林寺内,故名双林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塔。双林铁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朱宏基铸造于云黄山下双林寺内,原有两座,为八面5层,仿木结构,楼阁式,其中一座毁于战乱。留存这座仅残存2层,高2.15米,四周八面铸铁围栏,塔身铸有人屋、禽兽、佛家、花卉、水波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除局部生锈外,外表仍乌黑发亮。现残存三檐二层,高约2.20米.一层四面设壹门,另四面各铸9尊……[详细]
  琐园村位于金华金东区澧浦镇,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琐园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被称为“奇村”。现保存的古建筑有严氏宗祠、黄氏旌节牌坊、务本堂、怀德堂等明末清初厅堂十余座。这些厅堂建筑结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极具江南古民居的典型特色。400多年前严氏祖先选址琐园村还得从一首风水民谣说候。“头顶灵岳山,脚踏金鞍桥,口食西湖水,两手披麒麟”据专家学者考证,现在金华孝顺镇的严店村、车客村、紫江塘村,塘雅镇……[详细]
  仁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总体布局为前院、三进、两厢房,呈方形,占地96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T”形,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前院东西两侧各设一门。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为七檩,明间梁架五架梁前后单步,为直梁,角柱为讹角青石方柱。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面阔、梁架、梁形及角柱均与一进样同,后额枋上一木匾,上 书-“仁山书院”,落款为“中翰林慈溪王斯来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