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坝山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乡。1983年因建砖厂,陆续发现各代墓葬,大多为土洞墓,少数为砖室墓,出土大量遗物。1984-1985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6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近千件。据发掘情况,五坝山既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遗址,又是一处两汉、魏晋、西夏时期的墓葬群。遗址0土的精美彩陶属马家窑文化在甘肃西部地区的新类型。西汉中期墓葬0土的金花,工艺水平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西汉墓中……[详细] |
![]() | 满城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乡新鲜村窑沟北侧。是一座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60米,城墙夯土版筑,高10米,基宽4.6米,夯层厚0.15--0.18米,四角各有一正四棱台体角墩,边长均为11.4米,另有马面4个。开东、南、西三门,东西二门门宽8米,门外各有一瓮城,呈半圆形,半径35米。瓮城城墙亦夯土版筑。《大清一统志·凉州府城·城池》:“又满城,乾隆二年建筑。” 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城建……[详细] |
![]() | 南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城西8公里处。墓群出土器物及墓葬结构具有典型的魏晋风格。 1976年发现1座砖室墓,出土各种随葬品30余件。同年,武威地区文化馆同文管会发掘两座墓葬,出土一批陶、金、铜、漆器等文物 ,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后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式,墓室用黑白两色组成花纹图案,墓顶彩绘藻井图案。还发现前秦建元十二年(376)的宋华墓表(现藏于武威市博物馆),这是武威市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块墓表……[详细] |
![]() | 王景寨城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100米。是一座土筑古城。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0、南北宽150米,面积37500平方米。仅西面隐约有残垣遗迹。采集遗物有绳纹灰陶片、残砖瓦和石器,出土有有石磨盘、石碾子、铜镞、五铢钱币等。五坝山3号汉墓木牍记:“张掖西乡定武里田升宁,今归黄泉……”,据此可初步推断,可能为汉张掖县故城,揟次县城。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城建史和汉代武威史有重要价值。 ……[详细] |
![]() | 王城堡魁星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大柳乡王城村二组,魁星阁建在3米多高的夯筑土台上。平面呈方形,面阔一间,进深周围出廊,为重檐歇山顶。第一层四围砌以青砖,墙体西侧有青石台阶。阁身包括第二、三层,按相应比例依次缩小,其结构与底层不同,为井框式木架结构,仅四柱与梁、枋相扣,起承重作用。四周有廊,重檐歇山顶聚台、楼、阁于一体,别具一格。第三层阁内有魁星神。第三层阁上悬挂有题为“魁星阁”三字的匾额。……[详细] |
![]() | 郭家山遗址位于武威凉州区丰乐镇东湖村北约1公里处。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文化层厚1.5-2.0米。从遗物判断,该遗址应属马厂类型。1974-1984年,当地村民集体挖堆积灰层作为肥料上地时,挖出大量的彩陶及红、灰夹砂陶罐。陶罐饰有堆塑纹和绳纹等。1990年以来,武威地、市博物馆先后几次进行调查,发现彩陶、纺轮、石刀、石斧等遗物。此外,还发现有汉代砖室墓葬。……[详细] |
![]() | 下双大庙及魁星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下双寨东侧。大庙建在高3--5米的双层夯筑土台上。魁星阁建在大庙东南角2米高的土筑台基上,为二层八角式圆顶建筑,自下而上由覆钵、露盘、圆光构成,顶部为绿色琉璃瓦,上有葫芦形宝瓶。有清嘉庆时八角藻井匾额一块,上 书“笔点青天”。建筑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风格和工程技术史有重要价值。 ……[详细] |
![]() | 瓦罐滩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蓄水村东1.4公里。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0.5米。地表散布大量彩陶片,采集有夹砂和泥质红陶片,彩陶纹样有鸟纹、鱼纹、三角纹、草叶纹,器形有。另有石刀、石斧、石磨、石铲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内涵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茂林山遗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李府村西1公里。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0米。采集有彩陶片、夹砂红陶片,饰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圆圈纹、波折纹,器形有单把筒形杯、小口广肩双耳瓮等。另采集有砍砸器、刀、斧等石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与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王景寨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北2.5公里。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表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及墓道,墓道长10--25米,封土堆底径5--10米。暴露砖室墓多座。1975年清理1座,为八人合葬墓,出土有陶器、金器、漆器及丝织品等随葬品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武威汉墓的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旱台子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乡陆林村沿山一带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地面有封土堆,较大的有10多座,高约3-5米,直径8-10米。1981年,在被洪水冲开的一座大型汉代砖室墓0土有灰陶罐、陶钟及铜钱等。此外,这里又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灰陶和彩陶片等遗物。……[详细] |
![]() | 洪祥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洪祥乡天泉村西南2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大部封土堆已夷平为耕地。1982和1989年先后清理已暴露的砖室墓4座,出土有有绿釉陶器、灰陶罐、红陶器、铜弩机、五铢钱等遗物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代史和墓葬的特征及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西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俞家湾村西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地面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多座,圆形,底径5--10米。暴露多座砖室墓,出土有灰陶罐、壶、绿釉陶钟及泥质红陶灶、罐残片等。墓群保存较好,对汉-古有重要价值。 ……[详细] |
![]() | 狼洞子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家新庄村西南2.5公里。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曾暴露1座砖室墓,砖长0.38、宽0.2、厚0.05米。墓群保存较好,对我省汉-古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东山坡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南营乡南营村东1公里。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有土洞墓,出土有灰陶罐及绿釉陶碗等。地表可见暴露的棺木。保存情况较好,对我省两汉考古有重要价值。……[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