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市 > 城固旅游

城固文物古迹介绍

许家庙遗址
  许家庙遗址位于城固县桔园镇许家庙村、湑水河西岸的一二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6平方公里,遗址东边沿湑水河有人工筑起的夯土墙,长约5公里,残高0.5--2.8米,夯层0.15-0.20米,夯窝规格及城墙宽度不详。包含物有加沙陶、灰陶、红陶、绳纹陶、砾石等,器形有罐、盆、翁、砖、瓦等。城墙以西的范围内,地面分布大量的加沙红陶、加沙灰陶、红陶、灰陶;细绳纹、粗绳纹陶;砖、瓦片等。同时,遗址内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土台,从断层上可以看到底部为河卵石,上面为文化层,厚度0.1---1.2米,有些断层可以看到石灰层,部分疑是人工夯筑而成。该遗址从地面分布的陶片来看,年代跨度较长,仰韶时期、战国秦汉、唐宋。此遗址保存完好,跨度时代长,对研究城固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城固宝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宝山遗址位于城固县东北约4公里的宝山镇宝山村后的一个山包顶上,1990年发现。遗址遍布整个山顶,面积约5万平方米,时代从新石器时期开始,跨越夏、商、周及汉代,每个时期的遗存都有,但以商代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2003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分别于1998年——1999年、2001年——2002年对宝山遗址进行了2次研究性发掘,遗址以殷商文化遗存为主,发现一批烧烤坑,部分房屋和少数墓葬等遗址,同时出土了大量陶片和部分殷商青铜器、骨器。1998年——1999年发掘报告——《城固宝山》已经出版公布。宝山遗址位于汉江支流湑水河东岸二级阶地上,是目前长江、汉江流域发现的遗存最丰富的殷商遗址之一。其中烧烤坑为全国仅见,地方特征鲜明,大量出土的陶器、陶片为研究殷商文化在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传播提供了科学标尺。宝山遗址殷商遗存,经过与长江三峡同期文……[详细]
23、樊哙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哙墓
  樊哙墓位于城固县北十里五郎庙乡黄家村。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樊哙墓又名樊哙台,是在平地用土垒起,圆形平顶,高20米,占地面积十亩零六分。墓前正中竖碑一通,上刻隶书“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墓周围有大小柏树28棵,古药树(黄莲木)7棵,其中墓前一棵盘根错节,遮天蔽日,高约30米,直径0.6米,约在300年以上,十分壮观。据《水经注》载:“湑水经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舆地纪胜》载:樊哙台在城固县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旧经》云:“樊哙所筑也”。清《城固县志》卷二陵墓有“舞阳侯樊哙墓西北十里黄家村”。清《陕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迹“樊哙台在城固县北十三里,上容百余人”。……[详细]
野狐冢遗址
  野狐冢遗址位于城固县宝山镇西庙村南约100米,原来的遗址呈锥型,高约18米,占地面积约30余亩。上个世纪70年代,当地人在遗址旁边修砖窑,用遗址的土制砖,使遗址缩小。现在遗址底部呈长方形,其东西长30米,南北宽26米,高约18米,从遗址的断面看该遗址是由人工夯土组成。每一层夯土后约40厘米左右,并见有圆形孔洞等。野狐冢所在的宝山共有这样土丘七个,故称七女冢,《水经注》载,湑水又东经七女冢,冢夹水,罗布如星,高十余丈,周廻数亩。后来当地人根据其形状大小分别称之为:塔冢、方冢、小冢、野狐冢等。201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5、地母庙
地母庙
  地母庙地母庙,位于南沙湖景区核心区,始建于东汉献帝二年(公元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相关古建筑有“回龙寺”,大雄宝殿等。五座大殿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琉璃绿瓦、龙缠红柱,在苍松古柏掩映下显得雄壮巍峨,金碧辉煌。历朝历代民众虔诚拜谒,香火鼎盛。清代后期信奉地母传入台湾,蜚声海内外。现存于台湾的《地母经》卷首有“光绪九年正月初九陕西汉中府城固地母庙飞鸾传经”的记载,可见此处是台湾地母教的发源地。近年来台湾、澳门等地宗教人士和旅游团体,频繁前来城固旅游观光、寻根问祖、拜谒地母圣神。……[详细]
26、鹅儿堰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鹅儿堰
  鹅儿堰位于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村委会西边约1500米处杨填堰的灌溉渠上,传说杨丛仪修建杨填堰时,为了确保堰渠行水的安全和灌溉宝山坡南面的300亩土地而修建。因堰整体建筑平面略呈鹅状、故名。整个堰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在堰的东面是一个挡水闸门,南面是三个湃水闸门和一个灌溉用的闸门,全部工程原来都是用石条、桐油加白灰做成,因现在还需要灌溉土地,所以部分堰的堰渠用现代材料进行了改建,并在湃水闸上修建了房子。2011年鹅儿堰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7、三道堰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道堰
  三道堰位于城固县沙河营镇袁家营村一组支八斗下游。东与博望镇杜家营相邻,始建年代待考证。现见该堰南北流向,堤坝呈梯形分布,长11.8米,宽7.8米,高4.9米,有石条砌筑的6层小堰坝,堰坝顶部修建有两个闸门,两侧护坡建造坚固,底部条石多层平铺,西侧用石碾子做基础。三道堰至今仍为当地村民的农田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三道堰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河口会议旧址
  小河口会议旧址时代:1932年地址:城固县小河镇小河村保护范围:东至旧址围墙,南至旧址南厢房后墙,西至旧址门房东墙,北至旧址北厢房后墙。建设控制地带:东同A区,南至停车场南围墙,西至小河镇街,北至A区外扩1米。2018年,小河口会议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李固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固墓
  李固墓李固墓,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固县柳林镇肖营村南。墓冢呈覆斗形,座东向西,南北长14米,东西宽10米,高6米。墓前现存南宋、清乾隆石碑各一通,墓后有专门祭祀李固的祠庙一座,一院两厅,现存为清代建筑。每逢清明,祭拜者络绎不绝。李固墓座东向西,呈覆斗形,墓基东西长42米,南北宽23米,高6米,墓冢东西长14米、南北宽10米。墓前有碑三通:右边一通为南宋乾道六年(1170)城固县令阎苍舒立。碑高120厘米,宽64厘米,上刻隶书“汉忠臣太尉李公神道”;中间一通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立。碑高180厘米,宽80厘米,上刻隶书“汉太尉李公固墓”;左边一通碑高115厘米,宽85厘米,上刻隶书“汉太尉李公固墓”,系1986年城固县人民政府所立。墓前有汉代石兽一尊(当地人称为石虎),(原有二尊,其中一尊至今下落不明),长180厘米,高80厘米。其雕工粗犷,姿态雄健。墓后侧有大药……[详细]
宝山商代遗址
  宝山商代遗址宝山商代遗址,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宝山镇,已发掘1700多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期陶窑10余处、商代“烧烤坑”30多处、汉代坑20多处以及商代墓葬等。这里发现的陶窑设计合理,观赏和研究价值极高。遗址旁有“宝山寺”,寺内塑有五百罗汉,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详细]
城固文庙大成殿
  城固文庙大成殿位于城固师范附小校内,始建于宋崇宁二年,后遭寇毁,重修于清康熙年。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是当年祭奉孔子的地方,由于千百年来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对孔子的崇拜,所以文庙大成殿建造时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最优秀的工匠,直到今天它仍显得非常壮观,雄伟。原来围绕着文庙大成殿还有很多建筑,后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的作用,现只保留大殿一座。此大殿为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房面施黄色琉璃筒瓦,花格门,明三暗五,九梁柱式,面阔30米,进身三间,高约12米。此大殿是城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对研究城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工艺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清《城固县志》记载: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明万历二年(1574)和三十七年(1609),城固县令乔起凤、刘克义任内相继修理,后毁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县令胡一俊任内重修。康熙五……[详细]
城固韩家祠堂
  韩家祠堂位于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始建于明代。2014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韩氏原为安徽凤阳人,明代时因军功迁到城固原公居住,修建祠堂,其子孙在此繁衍,清代时韩氏家族曾有多人考中举人和进士,其中嘉庆年间,韩氏家族中曾有人任无锡知府,先后两次被皇帝加封(圣旨现存城固县博物馆),为了牢记祖辈的功德,清嘉庆年进行了扩修,嗣后屡有修葺,总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坐北向南,为砖土木混合结构,由照壁、牌楼、大门、议事厅、献殿、祭殿等组成。祭殿面阔三间,进身一间,硬山式顶,上盖小灰瓦,为明代所建。该建筑是城固乃至陕南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家祠,因韩氏家族是城固的名望大家族,其后辈有多人在明清时为官,所以该建筑在修建时用料讲究,工匠技艺精湛,可以代表当时汉中地区家祠建筑的最高工艺水平,因此对于研究明清时期人口的迁移和当时的民居建筑艺术等有着重要的价值。……[详细]
城固天真院
  城固天真院 时代:清 地址: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齐心村 保护范围:东、北至院墙,西至古井,南至村街道。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米。2014年,城固天真院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淡家嘴遗址
  淡家嘴遗址,新石器时代,位于城固县城北约5公里的原公镇丁家村,系湑水河北第二台地边缘,距河一公里。1981年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城固县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是1980年农民耕种时发现。-物工作者调查,该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采集的陶片标本能看出器形的有:泥质红陶钵,分尖唇和园唇两种;泥质彩陶盆,敛口侈沿,鼓腹,饰园点三角连弧纹;夹砂红陶罐,分敛口侈沿,直口平沿和敛口凹沿等,泥质红陶尖底瓶,直口重唇,细颈;在夹砂红陶中,除饰粗绳纹外,还有细绳纹间凹状指纹。石器有斧一件(残),只存刃部;杵一件,利用长扁圆形自然石坐做成,小端有使用痕,长12.3厘米。从陶片分析,该遗址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详细]
国立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
  国立西北联0-商学院旧址 时代:1938年 地址:汉中市城固县城固一中院内 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外延2米。2014年,国立西北联0-商学院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