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281、禅源寺
禅源寺
  禅源寺位于昭明、旭日、翠微、阳和四峰之下,青龙、白虎两山环抱,古木苍龙,清溪环绕。历史:寺始建于明代(1425年),清康熙四年,玉琳国师于旧址增新葺旧,渐复丛林。全寺占地四十余亩,房舍五百余间,全盛时有僧一千三百多人。雍正十一年,帝御书“禅源寺”额以赐寺。乾隆皇帝两次南巡临寺赐经。咸丰十年寺遭兵燹,后数十年间营修不辍,然已不复旧观。同治十五年,以韦驮菩萨祷雨灵应,帝御赐“福佑潜城”(潜城,清之於潜县,今临安市於潜镇)额悬于寺中。1941年4月,禅源寺被日本侵略军轰炸,部分房屋被毁。介绍 天王殿是进山门第一殿,砖木结构,朱红油漆。殿前庭院中,有一古罗汉松,枝干盘曲,古朴苍劲,为玉琳国师手植。天王殿后,登石阶36级就是韦驮殿。砖木结构,浮雕门窗。院内有清代所植的金桂、银桂和枇杷等古树名木。双清池在禅源寺东侧青龙山下。周边有古银杏、柳衫、丹枫蔽日,绿竹垂杨飘逸,金桂玉兰吐香,倒映山景如画。……[详细]
282、三台阁
三台阁
  位于风光旖旎的三台山顶,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临阁远眺,山峦叠翠,碧湖如镜,湖西全景可尽收眼底。三台阁最初出现在明代周龙所绘的西湖全景图上,在明崇祯年间所刊《天下名山胜概记》中的“西湖全图”上更有清晰的描绘。随着岁月流转,原阁早已不复存在。2004年重建该景点,恢复后的三台阁建筑面积266平方米,高19.5平方米,为二层八角重檐阁建筑。同时,还修复完成了上山游步道,今后该游步道还将与龙泓涧中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外鸡笼龙井茶村及南高峰等景点相连,使该设施成为湖西景区“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的一处游览空间节点。交通:Y6到三台山下浙江杭州市……[详细]
283、小米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米园
  杭城上城区马坡巷16号最初是清朝桐乡贡生汪淮所购的中式宅院,园内原有水池、三曲桥、假山等。因传闻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子在此留有遗址,便以“小米”二字定名,称“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军机处行走龚禔身辞去朝官,回家乡杭城后,正值汪家败落,趁机买下小米山房为终老之所,孙子龚自珍就在小米园出生并求学。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精于史学,著有《国语韦昭注疏》等;其母亲也是通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外祖父段玉裁更是精通文字学,重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撰异》、《六书音均表》、《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经韵楼集》等,学问精深渊博。当龚丽正于嘉庆年间考取进士不过几年,敬身、自珍及藻身这三个儿子相继中举,并在道光年间也先后考中进士,三兄弟并称为杭州“东城三龚”。龚自珍不仅出生在杭城,而且晚年有段时间回归故里,主持过杭州紫阳书院。小米园历经数百年后衰败,仅存残……[详细]
284、安乐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乐塔
  安乐塔位于余杭街道东南之安乐山巅。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11年,安乐塔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蜀山遗址
  蜀山遗址坐落在河庄镇蜀南村蜀山,1956年发现,经考古发掘,出土青铜矛、纺轮、稻谷灰化石、鹿角等100多件,陶片10余筐。第一、二层为距今2300年至2700年间的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堆积层,第三层属良渚文化堆积层。1987年又出土玉璧、玉琮、石钺等7件文物,均属良渚文化典型器物。蜀山原是钱塘江边一座小山,历史上钱塘江几度改道。蜀山忽南忽北,变化不定。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堆积层,起着浙江古文化南北交流融合的作用。蜀山遣址是我省现存一处高祭台类型文化遗址,别看其海拔只44米,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古话。……[详细]
海潮寺旧址
  大明万历年间,杭州高僧莲池大师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遣弟子在古城草桥门外的大堤旁修建了一座大庙,寺内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经书房及众多的香客房舍,铸有大钟。因濒临钱塘江口,朝听潮、夜闻汐而起名为海潮寺。清嘉庆年间,海潮寺又进行了大规模地扩建,拥有有殿宇僧房客舍三百余间,与灵隐寺、净寺、昭庆寺被并称为杭州“四大丛林”。一九四四年,秋季,海潮寺遭雷击失火,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诸多建筑被焚,仅遗天王殿及部分经堂僧舍。大跃进年代,这里建起了杭州橡胶厂,并发展成为今日的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2012年初,杭州市规划局计划在钱塘江的南北两岸复建海潮寺,分为海潮寺南院和北院,与台山摩崖石刻、形成“0-一线”景观带状格局。扬眉有《海潮寺》云:海潮澎湃钱水凉,烟雨江峦幽韵长;莲池悬铁说佛法,禅净双修持戒强。古寺连天香火旺,弟子显赫华严彰;历尽劫难逢盛世,佛光再现耀余杭。保护范围:规划海潮寺地块线范围,总……[详细]
桃村革命烈士陵园
  桃村革命烈士陵园编号:总序23时代:抗日战争时期地址:烟台市栖霞市桃村镇英灵山阳坡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构筑物、碑刻、古树名木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范围:1-34保护范围标桩,陵园现有田产,控制点坐标为:标桩1:37°11′13.2″N,东经121°06′46.3″E,标桩3:37°11′16.5″N,东经121°06′53.1″E,标桩6:37°11′19.2″N,东经121°07′0.6″E,标桩11:37°11′36.9″N,东经121°07′02.3″E,标桩16:37°11′53.3″N东经121°06′59.6″E,标桩20:37°11′55.0″N,东经121°06′46.3″E,标桩25:37°11′41.2″N,东经121°06′34.5″E,标桩28:37°11′31.6″N,东经121°06′36.1……[详细]
塘栖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
  塘栖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水北街。年代为明、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1年,塘栖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同泰药店
  张同泰药店创始人张梅,浙江慈溪人。清嘉庆五年(1800年)在杭州新宫桥下开设茂昌药号。嘉庆十年,盘进沈同泰药号而取名为张同泰。咸丰初,他购地4余亩把张同泰扩建成杭城一流的大药店,并在靴儿河下等地增开益元参号。张同泰生产各种丸散,膏丹,药酒,在杭嘉湖一带享有盛名,和胡庆余堂,叶种德堂齐名号杭州三大药堂。民国元年,药店经大规模翻建后,新屋落成,重建石墙门,上刻“万象”商标。“张同泰”镀金大字熠熠生辉,大门两旁悬挂“张同泰道地药材”铜牌,自制传统成药360余种。文革期间,张同泰铺面雕花匾额碑刻,悉被砸毁,改名春光药店,原建筑面积2596平方米,1981年部分房屋改建为医药站宿舍。沿街店面呈原貌,后面房屋大部分已经拆除。1988年恢复“张同泰药店”原名。保护范围:东至中山北路西侧路缘石线,南至6层及7层建筑北界,西至永丰巷东侧路缘石线,北至孩儿巷南侧路缘石线,总面积为156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建德南浦桥
  浙江建德古桥南浦桥,位于寿昌镇南浦村,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距今已有550多年历史。南浦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横跨于清潭溪之上,原为寿昌至龙游大道上的一座古桥。桥两岸植有四棵古樟,均有数百年历史,与桥共同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优美画卷,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德330国道寿昌到大慈岩段有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南浦村,一个叫乌石村。这两个村各有特色。乌石村地方不大,祠堂却有三座,而且祠堂的档次也很高。而南浦村却有很多座古桥,而且有一座桥还特别的漂亮,就在330国道旁。这座古桥旁还有几株古树,环境相当美丽。桥的对面都是农田,桥上经常有农人或牵着牛或背着锄头或挑着簸箕走过,看上去极具乡村田园风光之亮丽。这座桥不仅好看,而且它的名字也特别美,叫霁月桥。桥建于清道光十七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这座桥原来还有一个名字叫玉虹桥,据记载,是宋朝嘉定间当地人郑执信建的,后来损毁了,……[详细]
291、水城门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城门
  水城门位于余杭街道通济社区南苕溪北岸。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9年,水城门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扩约5米,总面积为161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至沿路第一排建筑的外墙线),南至南苕溪南岸,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40米,总面积为30249平方米。……[详细]
凤山水门
  凤山水门,在凤山门东侧,横跨中河,亦为张士诚所筑,后人因其紧连凤山门,故叫它为凤山水城门,是至今杭州市区惟一的一座保存600多年的古城门。风山水城门山由两座不同跨径的石砌拱券并联而成,南面跨径为一丈三尺有余,北面为一丈七尺,两者之间为石砌方形闸档,闸档后部有石雕门臼,可以启闭闸门。每座拱券的顶部中央,有一块雕有蟠龙的锁石,用以锁住闸门。城上建有一楼,可屯兵百余,既可防御敌兵偷袭,又可开闭闸门调节河水,可惜水城门因年久失修,城楼坍圮,城墙破损,闸门今已难觅。20世纪80年代治理中河时,按照原水城模样修复,并在其旁辟为公园。公园内有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张爱萍将军题书的“银河双落”石碑一座。……[详细]
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
  建德梅城古镇有两座古塔,一座在城东的高峰山上,叫北峰塔,因其位在卯方,所以又名卯塔。另一座在与城隔江相望的巽峰上,名巽塔,巽峰在城之南,故称南峰塔。南北双塔,在明代就成为著名景点。明弘治八年(1495年),严州知府李德恢当年所题的“严陵八景”中的“双塔兆魁”,就是指双塔。2019年10月7日,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浙东运河纤道
  浙东运河纤道(萧山段、绍兴渔后桥段、绍兴皋埠段、上虞段)以浙东运河纤道萧山段为例,不经意看,它只是运河边一条细细长长的石板小道,其实,它的来头挺大——这条小道,是曾在交通运输中起过重大作用的唐朝古纤道,萧山段的范围从城区北干街道,经过城厢、新塘街道,终点为衙前镇。……[详细]
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
  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良渚古城-水利系统。鲤鱼山—老虎岭水坝遗址主要涉及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谷口高坝区和平原低坝区,与山前长堤即塘山遗址一起,整个水利系统东西两端相距11公里,南北相距5.5公里,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水库,库容量超过4600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地理边界,它与良渚古城的生产、-密切相关,为古城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防洪、蓄水、水运、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系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是东亚地区人类早期开发、利用湿地的杰出范例。它见证了良渚时期较为科学的水利工程技术和强有力的社会组织能力,也改写了中国与世界的水利史。此次良渚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