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项骧故居
  项骧故居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虹南社区草堂巷46号,坐北朝南。民国早期建筑,带有西式风格,由门台、主楼、左右厢房组成。外门台砖结构,平面略呈八字形,略带西式风格,上部用砖叠涩起圆拱。内门台砖结构,平面呈八字形,风格同外门台一致,规模过之。八字墙肩部设矩形花框,框内饰砖雕心屉。主楼为单檐两层楼房,青砖立面,木构梁架。面阔五间,进深六间,上、下层均设前廊,方形柱垛凸出方壁柱直抵屋面檐口。屋面为四坡顶,铺小青瓦。左右厢房为单檐两层楼房,与主楼连檐构筑。面阔三间,不设前廊,明间底层设门,各间开方窗,做有砖叠涩窗套,屋面为硬山顶。……[详细]
老鼠山遗址
  老鼠山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新石器时代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堆积主要集中在老鼠山的山顶岗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山坡上也有遗存分布。山顶岗地已发掘635平方米,岗顶西部为居住区,发现连片的石础建筑遗址;东南部为墓葬区,已清理墓葬35座,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釜、鼎、甑、罐、豆、壶和石锛常见,还发现1件象征权力地位的镶嵌玉片的柄形器。老鼠山遗址是浙南温州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有明确文化堆积的遗址,文化内涵与好川遗址属同一文化类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深入研究浙南新石器时代聚落布局的特点及社会结构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详细]
瑞安西山烈士陵园
  西山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城关镇西岘山,1957年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1992年5月拓址重建,1994年10月竣工,总占地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采用宫殿式和园林式相结合的建筑格局,依山起势,庄严肃穆。主体建筑有台门、牌楼、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纪念堂、陈列馆等。纪念碑高14.9米,上堆塑金字“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洪学智所书。碑东侧是英烈长廊,大理石上镌刻着479位瑞安籍烈士英名。纪念碑后是烈士墓,上下二层,安放着120位烈士忠骨。墓后屏风堆塑毛泽东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鲜红大字。纪念堂南首是陈列馆,陈列瑞安革命斗争史迹。……[详细]
温州墨池
  墨池位于温州旧城东部,华盖山西侧,墨池坊1号,鹿城区民政局等单位大院内西侧大门旁,相传东晋永和三年(347)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临池作书,洗砚于池,故称墨池。墨池略呈方形,南面向西南角凸出一小长方形,以块石垒筑成规整的池塘立面,池沿原有一层花岗岩阶沿石,石上竖有一排封闭的花岗岩栏杆和栏板,池水清冽。1992年,墨池被列为温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2年4月17日类别:古建筑保护范围:以墨池砖栏周围向外延伸十米为界。……[详细]
珊门白云庵
  白云庵位于文成县大峃镇珊门村云峰山,又称岩庵。唐代始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重建,现存主体建筑,建于清代。大雄宝殿坐北朝南,依悬崖洞壁而筑,半露脊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塑三宝佛,左右为僧房,墙壁绘有壁画。大殿前为阔深各4.5米、0-式歇山造韦驮殿;西首简建山门;东向过石梯步附建地藏殿、观音阁;另距20米处为许真君庙,进深与面阔各三间。大殿内外存有明至民国间碑刻10方。四周有青云梯、双石烛、晴雨瀑、滴水岩、仙人桥、龙嘴岩、透天洞、迎客僧等美景,为著名游览胜地。古谣谚云:“高空岩洞一佛亭,半边落雨半边晴。温州五县寻勿到,只有岩庵出名胜。”……[详细]
洞头革命烈士墓
  洞头革命烈士墓位于洞头县北岙镇南面一山坡上。1956年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起势,分六层而建。总进深115米、阔65米,占地7470平方米。沿纵轴线依次建有围墙门台、甬道、纪念碑、纪念塔、陵墓。门楣上嵌“烈士陵园”铜匾,甬道两侧门柱上有郭沫若亲书楹联:“海岛蔚风云,革命高潮净涤腥膻光禹甸;瓯江流日夜,英雄碧血长垂典范在人间”。纪念碑高1.5米,宽0.7米,碑文阴刻解放军1952年1月15日解放洞头全境经过。纪念塔高11.6米,正面直书仿毛泽东书体“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陵墓呈“品”字型,共三层。内埋135名烈士忠骨,前排安葬林环岛等洞头早期革命英烈……[详细]
夏鼐故居
  夏鼐故居位于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仓桥街102号,为我国考古学奠基者夏鼐祖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原南靠仓桥街部分为二层七间的木构排屋,用作店面,北部为居住的四组院落。东小院为前后屋排列的长条状院落,均为单层硬山式建筑。以两侧的院墙做为山墙,檩条直接搁于山墙上。正中院落为由门屋、厢房、正屋及后门台组成四合院式。门屋面阔五间,略含西混合式,青石门框,砖砌抹灰立面,南立面门窗下嵌雕花青石,后带廊,拱券形门。门屋北为天井,东西各为三间二层砖木混厢房,北为五间二层硬山顶的正屋,进深7柱。门屋、厢房二层栏杆为宝瓶式栏杆相连,正屋前后带廊。中院北为围墙,在中轴线上设砖门台。北侧原为夏家花园。在围墙东北角有一水井,平面圆形,青石井栏,块石垒砌内壁,水质清冽,井周边用花岗岩石板铺地。西南侧院落于中院门屋前天井向西设一砖门台,中西风格结合,正面为西方巴洛克式。正屋为三间两层硬山顶木构建筑,梁架为五柱十一檩,中……[详细]
岱石山石棚墓群遗址
  岱石山石棚墓群遗址位于瑞安市莘塍镇和汀田镇分界处的岱石山上,共计34座。大多分布在山脊两侧和山坪上。其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80米。另外两座分布在凤凰山上。在一墓中曾出土原始瓷折腹罇一件,时代约属西周。1993年,经省考古所正式进行发掘,出土近百件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文物。现确定28座作为遗址保护,设置保护标志碑,对其中保存较好的三座砌筑石栏杆加以保护。石棚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早期的一种墓葬形式,其结构特征:中空,旁设石支柱,上盖单块扁平巨石。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南美洲等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和我国辽东半岛地区均有发现。……[详细]
大乌石雷公殿
  大乌石雷公殿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东朝西,两进,并设戏台、亭,总面积约800平方米。两进均为五间两弄,悬山顶。第一进前厅,梁架为八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前檐明、次间金柱间均设门,后檐明间与戏台连接。戏台,歇山顶,内设八角藻井。亭子,歇山顶,后檐与二进前檐明间连接。天井两侧以庑廊连接两进。第二进后殿,梁架为八檩六柱,用中柱。 雷公殿,在布局和构筑上,不拘于传统法式,整组建筑以戏台为中心,亭子为对应,周以庑廊串接前厅后殿,行成一个封闭式整体,是我省一处较有特性的清代庙宇建筑。……[详细]
310、黄淮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淮墓
  黄淮墓位于瓯海区茶山街道南柳村大罗山北麓。墓丘扶椅式,由条石砌筑。前有两座神道碑,两侧各有石翁仲等石像生等若干对。墓域面积约500平方米。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明初永嘉(今鹿城区)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之初,选为内阁大臣。成祖征战在外,命辅佐太子监国。深谋远虑,成祖赞以“如立高冈,无远不见”。仁宗即位(1425),进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宗即位(1426),亲征朱高煦,命黄淮留守,佐二王监国。次年九月力请致仕。尝数度入觐,尊荣有加。卒谥文简。著有《介庵集》、《省愆集》。《明史》有传。……[详细]
311、薛宅桥
薛宅桥
  薛宅桥又称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外村,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已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薛宅桥始建于明,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1986年重修,为灰色叠梁拱式木廊桥,长51米,宽5.2米,离水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薛宅桥与刘宅桥两桥都很大气,相比下刘华丽典雅,而薛挺拔辉宏,大红桥身高高耸起,凌架于锦溪之上,灰色挑檐直指兰天,在周围白色小盒子似的现代建筑中鹤立鸡群,夺人眼目。……[详细]
玉塔古窑址
  玉塔古窑址位于泰顺县彭溪镇玉塔村附近。有青瓷窑址三处,青白瓷窑址七处。窑床为龙窑形式,其一长37.36米,宽2.32米,窑墙用泥坯砌筑,券顶用楔形砖砌成。青白瓷有碗、盘、碟、盏、罐、壶、瓶、灯盏、水盂等。胎壁较薄,质地坚细,呈灰白色。釉面纯洁晶莹,器物以素面为多。纹饰仅在碗、盘内刻画卷草纹和篦梳纹或在外壁饰莲瓣纹。产品多为“芒口”,采用覆烧窑具装烧。窑具有覆烧窑具和垫圈、垫饼等。青瓷有碗、盘、碟、罐、壶和灯盏。胎壁较厚,质地坚细,呈灰白色。烧制时间:青瓷窑址为北宋,青白瓷窑址为北宋中后期至南宋早期。1978年省、市、县文物部门曾联合发掘。……[详细]
六科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位于瑞安市永安乡六科村,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坐东朝西,前后两进,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前进为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通面阔15.6米,通进深3.1米。石砌阶条石压面台基,重檐悬山式屋顶。明间门楣上悬有康熙年间(1661-1722)的“六科卢氏宗祠”匾额。后进为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面阔15.6米,通进深7.8米,明间梁架抬梁式,次梢间梁架穿斗式,悬山式屋顶。左右有厢廊,进深一间。天井中有戏台一座,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平面呈方形,阔深皆4.35米。四柱,歇山式屋顶,柱头斗拱作七踩双下昂,施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详细]
真如寺石塔
  真如寺石塔位于乐清市盘石镇重石村真如寺前,《永乐·乐清县志》载:“真如院,唐文德元年憎肇法师建。”石塔原有七座,现有四座,高5.16米,单檐,除高度和雕饰略异外,形式基本完全相同,基台平面六角形,立面工字形,束腰六面浮雕开框的卷草纹。真如寺石塔六角则用浮雕力士代替角柱,力土或跪或坐,足踏下枋,头顶上枋,从体态到裸露肌肉,乃至面部表情,无不显现负重神态,基座须弥座式,角柱梭形,柱端饰仰莲一匝,上下枭浮雕仰覆莲,六角设圭脚,束腰各面浮雕狮兽,奔跃矫健,栩栩如生。……[详细]
圣井山石殿
  圣井山石殿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大南乡境内,历史悠久,明嘉靖前就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绚丽的景色著称于民间,圣井山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现存部分为明代万历至清朝光绪年间所筑。为浙南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群。圣井山石殿是我市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石构建筑群,对研究我国古代石构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殿内还保存的多方记载宋、明时期温、瑞人民到圣井“求雨”的碑刻,记叙每次大旱年月与灾情,是研究温州历史上灾害和气象规律的真实史料,弥足珍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