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旅游

金华市文物古迹介绍

女埠双塔
  女埠双塔位于兰溪市女埠街道,年代为明。女埠双塔,即前塔永龄塔和后塔仁寿塔,位于金华市兰溪市女埠街道下潘村及见坦村。双塔均建于明代。其中,永龄塔坐落在下潘村东南约五百米的白露山上,俗称前塔,建于明朝初年。塔六角五级楼阁式建筑结构砖塔,高二十三米,底边宽二点六米,墙厚八十九厘米。塔基青石砌筑,塔身用青砖一丁一顺砌置,每层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相间叠涩出檐。顶层塔壁嵌有“永龄塔”青石匾,第三层石刻“岁瞻”二字。据传,下潘村形如船形,故当地百姓建造该塔镇村,以求村民风调雨顺。因年久失修,原整座塔身微斜向东南方,倾斜幅度大约在十度左右。墙体多处出现裂缝,底层向后塌出一非常明显墙洞,塔的外墙斑驳陆离,布满青藤,塔层挑檐棱角残缺不全。2007年进行纠偏修缮,塔的上半部和基座多处钢筋加固。近年,塔的外部已经出现不少细裂缝,在一处塔入口,塔体被损毁,多处石砖断裂。塔内部,一条近1米长的裂缝从塔顶一直开裂到塔身,还……[详细]
642、仪性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仪性堂
  仪性堂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倍磊四村,年代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该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三开间两天井,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厅、大厅、堂楼,左右两厢两弄堂,通面阔27.1米,通进深38.65米,占地面积为1047平方米。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仪性堂建筑本体,自墙体向外延,南面延伸7米,东面和西面各延伸9米至重厢后檐墙,北面延伸12米至水塘外沿,占地面积2712.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面、南面和西面自保护范围向外各延伸30米,北面自仪性堂后檐墙向外延伸40米,所构成的封闭区域,占地面积9701.7平方米。……[详细]
黄村坞钟瑞堂及小厅
  黄村坞钟瑞堂及小厅位于兰溪市水亭乡黄村坞村,年代为明。黄村坞村位于兰溪西部,东距水亭乡政府2公里,人口585人,地属丘陵。该村原名鹤山,黄姓在740多年前迁居于此,后人丁兴旺,故以姓名黄村坞。黄氏系宋代诗人黄庭坚后裔。黄村坞村建村讲究天人合一,村水口有两棵遮天蔽日的古樟树,有三、四百年历史,村内建筑傍地而建,层层高企。主要建筑有钟瑞堂,钟瑞堂是明景泰六年(1455年)建造的黄氏大厅,坐落在黄村坞村中部,门楼上写着“大夫第”三个大字。与钟瑞堂一同跻身省文保单位的,还有紧挨着它的黄村坞小厅。小厅是在钟瑞堂后建的,用作议事,原本有两个,如今仅存一个建筑面积297平方米的厅堂。小厅也建于明代,用材考究、型制独特,为三开间前厅后堂楼,后进二楼用作主要厅堂,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小厅高于钟瑞堂,也是这里的一个特色,村民们说这寓意着一代更比一代强。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详细]
厚仁后宅厅
  厚仁后宅厅位于永康市石柱镇,年代为明。后宅厅坐落在永康市石柱镇厚仁村,为厚仁李氏第八世祖松川公(字用彰)所建,距今已有近500年。它是永康现存唯一的明代古民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整座建筑占地近千平方米,最多时曾同时居住着上百人。厚仁村古称碧湍之浒,据称始迁祖辉公1304年迁居于此,正是看中这里溪水环绕、一马平川的地理环境。现在的厚仁村有1300多人,村民多姓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村曾经有着丰富的古代建筑,包括1座古祠堂、4个古厅堂、5眼古井,古桥、古亭各2座……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布局严谨。如今,始建于公元1506年的李氏家庙经过修缮重建,已经承担起文化礼堂的功能,展示着村庄的历史文化,凝聚着家族记忆。村中4个古厅堂只剩下后宅厅,而且其东厢房也早已付之一炬。从其保存相对完整的正厅和西厢房里,还能找到这座深宅大院旧时的格调与气派。后宅厅为三进三开间布局,形似九宫格。坐北朝南,南北均……[详细]
象珠二村前仓
  象珠二村前仓位于永康市象珠镇,年代为明。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华明月楼
  金华明月楼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年代为清。明月楼位于金华城区明月路西侧。旧址在金华赤松门(即梅花门)东北楼上,宋宣和年间,依严维的“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建明月、清风二楼,清风楼已不存。清乾隆初移建于城北城隍庙后城楼上。宋林公度诗句:“芙蓉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流。”王柏诗句“宣和栋宇镇东城,平野苍然一眺明。”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曹砺成重建。明月楼平面长方形,重檐歇山造,石柱,木结构,石柱上有清代书法家吴廷康石刻。楼址地势较高,又系建于城楼之上,旧金华建筑物低,昔日登楼可俯瞰全城,因此之故,明月楼也是历代文人游览题吟之处。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向阳惟善堂
  向阳惟善堂位于金华市金义都市新区傅村镇,年代为清。惟善堂,江南古代民居建筑中一颗失落的明珠。有着大气格局、精湛技艺和超前设计理念的惟善堂,在当时称得上江南古镇的一所名宅。它不仅有多样而且创作手法多变的雕刻,而且保存了我国古代民居中较完整的防火、防盗、排水体系,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兰溪商埠行业会所
  兰溪商埠行业会所位于兰溪市云山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懋森古栈房及爱莲堂
  周懋森古栈房及爱莲堂位于兰溪市云山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游埠古桥群
  游埠古桥群位于兰溪市游埠镇,年代为清。游埠的古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仅游埠镇上分别就有永福桥、永安桥、太平桥、永济桥和潦溪桥等五座古桥。这五座古石桥都建于清朝年间,其中永福桥游埠镇最长最高的古石拱桥。永福桥,全长约36.90米,宽约5.40米,它坐落在游埠溪中偏南端,由解放街通往向永安里孔道,为单孔石拱桥,从拱起的最高点到地面大约有3-4米,作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河水暴涨时,水不至于流不过去,从而对桥造成太大的冲击力。整座桥全都用整块的大青石堆砌而成,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100公斤。旧时在桥西设有柴市场,所以俗称柴市桥。桥上砌有一级级的石台阶。这座桥只能供行走,车马一般很难通过。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于是就出现了永安桥。永安桥,它坐落在游埠溪中部,全长约22.40米,宽约2.40米,这原来是一座木桥,于1964年6月改建成钢筋水泥桥,拓宽到4.5米,桥的侧面设置栏杆,现可通机动车。桥西原是一个小猪……[详细]
于街耕读居
  于街耕读居位于兰溪市横溪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施宅新厅
  施宅新厅位于兰溪市横溪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石塘德润堂
  下石塘德润堂位于东阳市六石街道,年代为清。清朝民间巨宅——“千柱落地”德润堂。这栋建筑,处处展现着先人对理想住宅的选址模式和建设智慧。下石塘,一个很小的村庄,村民不过数十户,在六石及周边地区,却也是出了名的。缘于下石塘的“千柱落地”——德润堂。德润堂坐南朝北,前后三进,各带左右跨院,全院共七十五间房子,六个大院,八个小院,因规模较大,有五百余根柱子,号称“千柱落地”。昔时,全村人皆住于德润堂中,因此有“一退屋一个村堂”(东阳方言,即“一幢房子一个村庄”之意)的说法。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54、带经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带经堂
  带经堂位于义乌市苏溪镇殿下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1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1.08.27义政发【2011】64号。……[详细]
655、覃恩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覃恩堂
  覃恩堂位于兰溪市永昌街道,年代为明。在兰溪市永昌街道太平祝村旧宅自然村,有一座保存至今的祠堂——覃恩堂,历经近600年风霜,墙体和屋架依然齐整无偏。这座祠堂为明朝官员祝戒出资修建,后裔祝弥为纪念先祖,在覃恩堂前又修建了台宪牌坊,成为忠孝文化传承的载体,也让这座明代祠堂再添特色。此外,覃恩堂的用料讲究,技艺精湛,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突出,堪称一座守护祝氏忠孝文化的“三好”祠堂。覃恩堂建成于明代宣德七年(1432),距今已有580多年,是兰溪市现存较早的古建筑之一。它地处旧宅村的中心地段,坐东南朝西北,为三开间三进的砖木结构建筑。覃恩堂门前如今是一片平坦的空地,视野开阔。据村民回忆,这里原本有两座纪念祝戒的碑亭,碑亭文字分别为两名明朝官员撰写。如今碑亭被毁,独留“台宪”石坊巍然挺立在覃恩堂前。“台宪”石坊为祝戒的后裔所建,时间比覃恩堂要晚近百年。石牌坊宽3.9米,高约9米,比覃恩堂的三层马头墙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