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旅游

宜春市文物古迹介绍

团山葛节孝坊
  团山葛节孝坊位于高安市汪家圩乡团山葛村前,年代为清。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10米为保护范围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清代客栈(童南谷)
  清代客栈(童南谷)位于高安市华林下观村中,年代为清。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20米为保护范围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李八佰洞天(私钱洞)
  李八佰洞天(私钱洞)位于高安市华林李口李家岭山腰遗址海拔580米,年代为商周。1934-1937年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曾在该洞宿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洞穴周边20米为保护范围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江家抗日战争遇难同胞纪念碑
  江家抗日战争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高安市大城镇,年代为1969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姜曰广墓
  “姜曰广墓”为157年前的明朝爱国英雄姜曰广抗敌失败,率全家32人投塘自尽殉节,他死后身葬何处一直以来成谜。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市文物普查工作者在浠湖姜家村东发现了姜曰广墓,此谜终于有了答案。姜曰广墓位于姜氏村祠左前侧30米,墓室基本保存完整,发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据悉,姜曰广是同田浠湖村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西提督金声桓与部将王得仁在南昌起义抗清,将姜曰广接至南昌以资号召。后因寡不敌众,于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十八日,被清军攻陷,姜曰广悲痛至极,留下“六歌”及绝命词一章,率全家32人投塘自尽殉节,时年66岁。……[详细]
高溪村抗日战争遇难同胞纪念碑
  高溪村抗日战争遇难同胞纪念碑位于高安市大城镇,年代为1969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碗泥岭窑址
  碗泥岭窑址(含碗泥岭窑址、公路边窑址)洪州窑是我国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现经考古发现全市有古窑遗址30余处,碗泥岭是其中之一。此窑址在铁路与石江乡镇相邻界的碗泥岭和水库周围,在阳夏坊下窑坑和钳石村枫树下一带有较高的龙窑包数座。地面瓷片堆积丰富,层厚四一五米,有青白釉和黑釉瓷两类,考古挖掘的器物有缸、缽、罐、碟和归依瓶等残件,为洪州窑晚期延续窑址,因而有“先有碗泥岭,后有景德镇”之说。现在的碗泥岭制陶场长期有效传承了洪州窑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采泥、踩泥、制坯拉坯,烧炼和上釉等工艺均属纯粹古老技艺,被称为“洪州窑的活化石”……[详细]
龙城新屋洋房
  龙城新屋洋房位于高安市建山镇,年代为民国。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坑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旧址
  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旧址位于官元山乡西南5.5公里的城坑兰家屋。该屋坐南朝北,四面环山,民国民居,土木结构,青瓦覆盖,两边分水,穿插格子窗。前檐大门框上边的墙上 书--有“列宁室”字样。面积为234平方米,已倒塌三分之二。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别委员会1928年9月恢复。1929年春,由湖南边境迁驻万载小源阳柘坑,特委机关设财务、交通、文书、印刷四科,均在这间小屋里办公。当时,特委为加强万载地区的斗争,派员深入船埠潭、高岭、株木桥等地宣传动员群众,秘密发展工会、农会和党的组织,建立工农武装,开展革命活动。至1929年8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返回湘鄂赣边区,加强了边区的革命力量,使万载及整个边区的革命形势有新的发展。为此,于同年9月2日,特委在城坑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根据新的形势作出了重要决策。选举了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第二届执行委员10人,候补执委3人,王首道任特委书记。12月上旬,又召开了……[详细]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医院遗址—闵家岭村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医院遗址—闵家岭村位于高安市伍桥镇,年代为1934-1937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被服厂遗址—红军洞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被服厂遗址—红军洞位于高安市,年代为1934-1937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岭红军宿营洞
  南岭红军宿营洞位于高安市华林山风景名胜区,年代为1934-1937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付家渡埠溪防洪墙
  付家渡埠溪防洪墙位于高安市新街镇,年代为1976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厚田东汉画像石墓
  厚田东汉画像石墓位于袁州区。……[详细]
樟树村隋墓群
  宜春市袁州区湖田乡樟树村发现3座古墓,经当地文物考古专家初步确认为隋朝时期的古墓。经过抢救性发掘清理,当地文物专家发现墓室结构保存完整,墓砖刻有云纹、鱼形等,墓砖侧面还刻有明显的纪年“开黄十八年”(公元598年)字样,并出土了随葬品青釉瓷盏2件、青釉瓷钵1件、青釉瓷碗1件。由于隋朝立朝时间短,历史遗存较少,发现有明显纪年的隋朝古墓非常罕见,这对研究隋朝时期赣中偏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详细]